北直隶

明朝省份
(重定向自北直隸

北直隶明朝的地理名词,原稱北平,并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处都指挥使司管理。永乐五年起改称北直隶,为八、二直隶州统称,與南直隸並稱,是明朝南北两大直辖区之一。

北直隶
简称:北直
非行政区
國家大明六部
政府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洪武二年至永乐元年)
无(自永乐元年始)
 • 行政中心北平府(洪武二年至永乐元年)
无(自永乐元年始)
歷史 
• 成立
洪武九年(1376年)
行政分區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
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
大名府永平府延庆州
保安州
前身
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辖境: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方言:官话
毗邻:山东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沿革

编辑
  • 元代直属于中书省,称为腹里。洪武元年分别设置北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同年北平府、永平路改属山东行中书省,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改属河南行中书省;
  • 洪武二年,专设北平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设北平承宣布政使司
  •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淪陷,惠帝於真定另設平燕承宣布政使司,負責未受燕王控制之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政務。
  • 永乐元年燕王朱棣入主金陵,于北平府建北京,并称行在;同年裁北平布政使司,所辖直属北京行部,同时北平府更名顺天府。十九年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部,所辖各府直属六部,俗称北直隶
  • 洪熙元年,复改京师为北京行在。
  • 正统六年,复改北京行在为京师[1]

辖境

编辑

元代为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北平府,同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属北平行省;永乐元年,定为北京,为行在,同年更名顺天府,十九年(1421年),永乐迁都,改北京称京师;洪熙元年(1425年)复称北京行在,正统六年(1441年)复称京师。府城驻大兴县、宛平县(双附郭县[2]

元代时为保定路。洪武元年改置保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北平行中书省。府城驻清苑县

元代为河间路。洪武元年改置河间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府城驻河间县

元代时为真定路。洪武元年改置真定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元代时为顺德路。洪武元年改置顺德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

元代时为广平路。洪武元年改置广平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今河北省永年區廣府鎮

元代时为大名路。洪武元年改置大名府,同年属河南行中书省,二年改属行省;三十一年徙治府东八里。

元代时为永平路。洪武元年属山东行省,二年改置平滦府,同年改属行省;四年更名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今隸屬於河北秦皇島市)。

元代时为龙庆州,无倚郭,属大都路。洪武元年改属永平路,三年复改属北平府,后废;永乐十二年于隆庆卫置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更名延庆直隶州。

元属上都路顺宁府,洪武四年废,并废倚郭永兴县;永乐十三年于保安卫城复置保安直隶州,直属六部;景泰二年自涿鹿山下徙治东北雷家站。

  • 不辖县

長官

编辑

北直隸直屬京師故無長官,惟前身北平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處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處都指揮使司均有長官,現按張德信《明代職官年表》於下列出原設北平(左、右)布政使;北平按察使,按《明實錄》列出北平都指揮使。

布政使

编辑
序號 姓名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北平布政使
1 薛祥 洪武九年六月
(1376年)
洪武十二年
(1379年)
2 朱瑛 洪武十二年
(1379年)
洪武十四年二月
(1381年)
北平左布政使
2 朱瑛 洪武十四年二月
(1381年)
洪武十四年
(1381年)
3 李彧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
(1381年)
不詳
4 顏鈍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
(1393年)
不詳
5 徐玉和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
(1397年)
不詳
5 張昺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
(1398年)
建文元年七月
(1399年)
6 郭資 建文四年十一月
(1402年)
不詳
北平右布政使
2 彭友直 洪武十四年九月
(1381年)
3 申逵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
(1393年)
不詳
4 曹昱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
(1397年)
建文元年五月
(1399年)
- 建文四年八月
(1402年)
永樂元年五月
(1403年)
岳岫[註 1] 不詳 不詳

按察使

编辑
序號 姓名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北平按察使
1 王禮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
(1393年)
洪武二十八年
(1395年)
2 李瑛 洪武二十八年二月
(1395年)
洪武二十九年
(1396年)
3 陳德文 洪武二十九年
(1396年)
洪武三十年
(1397年)
- 李瑛 建文元年
(1399年)
建文元年五月
(1399年)
4 喬穩 建文二年
(1400年)
永樂元年二月
(1403年)

都指揮使

编辑
序號 姓名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北平都指揮使
1 郭英 洪武九年閏九月
(1376年)
不詳
2 潘敬 不詳 洪武九年十月
(1376年)
3 周興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時在職
(1392年)
4 袁成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
(1393年)
不詳
5 盛熙 不詳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
(1395年)
-[註 2] 趙清 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時在職
(1396年)
5 謝貴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
(1398年)
不詳
6 余瑱 建文元年七月時在職
(1399年)
7 馬聚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
(1402年)
不詳
8 章安 永樂元年
(1403年)
不詳

備註

编辑
  1. ^ 僅見於嘉慶《密縣志·卷三·人物志》。
  2. ^ 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事都督。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40):“京师《禹贡》冀、兗、豫三州之域,元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二年三月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治北平府。先属山东、河南者皆复其旧。领府八,州三十七,县一百三十六。八月置燕山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北平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正月建北京於顺天府,称为“行在”。二月罢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罢北平都指挥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十九年正月改北京为京师。罢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直隶后军都督府。卫所有实土者附见,无实土者不载。罢北京行部,直隶六部。洪熙初,仍称行在。正统六年十一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为里三千二百三十有奇。府州县建置沿革,俱自元始。其沿革年月已见《元史志》者,不载。其未见《元史志》及明改元旧,并新增、新废者,悉书。北至宣府,外为边地。东至辽海,与山东界。南至东明,与山东、河南界。西至阜平,与山西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三万四千七百九十二,口一百九十二万六千五百九十五。”
  2. ^ 明史》(卷40):“顺天府元大都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正月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门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门,第三重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皇城之外曰京城,周四十五里。门九:正南曰丽正,正统初改曰正阳;南之左曰文明,后曰崇文;南之右曰顺城,后曰宣武;东之南曰齐化,后曰朝阳;东之北曰东直;西之南曰平则,后曰阜成;西之北曰彰仪,后曰西直;北之东曰安定;北之西曰德胜。嘉靖三十二年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西之北曰西便。领州五,县二十二。弘治四年编户一十万五百一十八,口六十六万九千三十三。万历六年,户一十万一千一百三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八百六十一。”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