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俄国白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白俄軍
白軍
Бѣлое движенiе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領導人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1918年11月–1920年1月)
尼古拉·尤登尼奇
拉夫爾·科爾尼洛夫
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1920年)
彼得·弗蘭格爾(1920年)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維奇·謝苗諾夫(1920年–1921年)
米哈伊爾·季捷里赫斯(1922年)
阿納托利·佩佩利亞耶夫(1923年)
活躍期1917年–1923年(殘部在海外活動至1990年代)
意識形態多数:

派别:

政治立场左翼极右翼
人數240萬人
盟友協約國干涉軍

 英國
 捷克斯洛伐克
 大日本帝国
法國
 希臘王國
 義大利王國
 塞尔维亚王国
 美国
中國

對手 蘇維埃俄國

後繼者: 苏联


马赫诺运动
左翼社會革命黨
綠軍


北高加索山區共和國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


戰役、戰爭俄國內戰
蘇聯入侵新疆[1]
1937年新疆战争[2]

白军(俄语: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羅馬化Beloye dvizheniye,直译为白色运动白色力量)是指1918年至1920年期间在俄国内战中對抗苏联紅軍[3]的政治運動及其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自由主義者等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组成[4][5]俄国內戰期間,白軍是一個大帳篷政治運動,代表著俄羅斯的一系列政治見解。流亡者經常分為自由派和較保守派。有些人希望恢復羅曼諾夫王朝,例如居住在意大利的俄羅斯親王尼古拉·羅曼諾維奇(1924-2014)和居住在美國的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王子(1923-2021)。一些流亡者希望在俄羅斯組建真正的憲政民主共和國

結構與思想

[编辑]

意識形態

[编辑]

白軍是苏联紅軍的對手。白軍的目標在十月革命前是保持沙俄的秩序與法律。

白軍以俄羅斯傳統黨派為基礎,而在沙俄時代沙皇常冠以「白色沙皇」之稱。白色成為皇室的代表顏色。

英國國會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溫斯頓·丘吉爾親自警告安東·鄧尼金將軍(其原先是帝國軍將領,後來成爲白軍的主要領導人,他的部隊對猶太人進行了大屠殺和迫害):

如果繼續收到猶太人被迫害的消息,在議會中爭取對俄羅斯民族事業的支持將更加困難。

許多白軍領導人在接受專制統治的同時仍對“政治”(演講,選舉和政黨活動)表示懷疑。除了反布爾什維克和反對共產主義之外,白軍沒有固定的意識形態。

該運動沒有製定外交的計劃。白軍在世界大戰結束之際對德意志帝國俄羅斯西部波羅的海國家,波蘭烏克蘭在東線的長期佔領方面採取了不同的政策。

諸如安東·鄧尼金之類的白軍領導人主張俄羅斯人建立自己的政府,聲稱軍方無法替俄羅斯人決定。其他大多數白軍領導人承認,海軍上將亞歷山大·科爾恰克在鄂木斯克成功建立了臨時的戰時政府,但由於失去了軍隊而垮台。

某些與白軍運動結盟的軍閥,例如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維奇·謝苗諾夫羅曼·馮·恩琴,除了他們自己的權力以外,不承認任何權威。白軍的成員可能是君主主義者,共和主義者,右派或立憲民主黨。白軍領導人中,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和鄧尼金都不是君主主義者,而彼得·弗蘭格爾則是願意為俄羅斯共和政府服務的君主主義者。此外,其他政黨也支持反對布爾什維克的白軍,其中包括社會革命黨,以及其他反對列寧的人。根據時間和地點,某些白軍的支持者可能會效忠於紅軍。

與布爾什維克不同,白軍沒有共同的意識形態或政治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行動彼此完全獨立,幾乎沒有協調或凝聚力。白軍的組成和指揮結構也各不相同,一些是一戰後的退伍軍人,一些是的新的志願軍。

組織

[编辑]

白軍的主要将领有高尔察克等。白軍的其他一些军队有1918年5月底5万余名奥匈战俘编制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兵团等。

白軍

[编辑]

俄羅斯南部的志願軍是白軍中最傑出和最大的一支。志願軍於1918年1月以一支組織精巧的小型軍隊起家,隨後迅速壯大。庫班哥薩克人加入了白軍。1918年2月下旬,由於紅軍的推進,在阿列克謝·卡列金的指揮下,有4000名士兵被迫從頓河畔羅斯托夫撤退。

管理

[编辑]

白軍的領導人和第一批成員主要來自軍官階層。許多人來自貴族之外。例如米哈伊爾·阿列克謝耶夫鄧尼金(有農奴家庭的祖先),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哥薩克人)。

白軍將領從未掌握過行政管理。他們經常利用“革命前工作人員”或“具有君主主義傾向的軍官”來管理白軍控制地區。

白軍通常是無序的。白軍控制地區有多種貨幣,匯率不穩定。主要貨幣,即志願軍的盧布,沒有黃金儲備

战争

[编辑]

1918年11月至1919年2月,英法军队13万人在俄罗斯南部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著陆。后期的英、美、日等国的援军则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海参崴等地登陆,加强对白军的协同防御。

内战时期的政治宣传海报

南線

[编辑]

南方的白军組織始於1917年11月15日(舊曆),由米哈伊爾·阿列克謝耶夫領導。

南線的特點是大規模行動,對布爾什維克政府構成了最危險的威脅。 鄧尼金在1919年對莫斯科的進攻失敗後,俄羅斯南部武裝部隊撤退。1920年3月26日至27日,志願軍的余部從新羅西斯克撤離到克里米亞,在那裡與彼得·弗蘭格爾軍合併。

東部(西伯利亞)前線

[编辑]

北線和西北線

[编辑]

內戰後

[编辑]

反布爾什維克俄國人流亡國外,聚集在貝爾格萊德柏林巴黎哈爾濱伊斯坦布爾上海。他們建立了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的軍事和文化網絡,例如哈爾濱和上海的俄羅斯社區。此後,白俄的反共活動家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基地,許多難民移民到該基地。

1920年代1930年代,白俄運動在俄羅斯境外建立了組織,其目的是通過游擊戰廢除蘇維埃政權,例如俄羅斯全軍聯盟和俄羅斯全國聯盟,是由一群年輕的白俄於1930年在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成立的反共組織。

一些人在1920年代支持阿爾巴尼亞佐格一世,一些人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獨立服務。在1937年新疆伊斯蘭事件期間,白俄還與蘇聯紅軍並肩作戰。

代表人物

[编辑]

相關电影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ven Anders Hedin, Folke Bergman (1944).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in Asia, 1927–1935, Part 3. Stockholm: Göteborg, Elanders boktryckeri aktiebolag. pp. 113–115. Retrieved 2010-11-28..
  2. ^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1997).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From 1940 through 1945. Asia, Part 3.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p. 401. ISBN 1-55655-674-8. Retrieved 2010-10-28.
  3. ^ Viktor G. Bortnevski, “White Administration and White Terror (The Denikin Period),” Russian Review, Vol. 52, No. 3 (Jul., 1993), pp. 354–366.
  4. ^ Kenez, Peter. The Ideology of the White Movement. Soviet Studies. 1980, (32): 58–83. 
  5. ^ Christopher Lazarski, "White Propaganda Efforts in the South during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8–19 (The Alekseev-Denikin Period)," 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70, No. 4 (Oct., 1992), pp. 688–707.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