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通銀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美国大通银行
大通銀行
JPMorgan Chase Bank, N.A.
公司類型子公司
公司前身曼哈頓公司銀行英语Manhattan Company (創立於1799年9月1日,​225年前​(1799-09-01
成立2000年12月1日,​24年前​(2000-12-01
代表人物William C. Weldon[1]
總部纽约
標語口號The right relationship is everything.(正確的關係就是一切。)
产业銀行
產品金融服務
營業額US$ 7.1651 百億 (2014)
净利润US$ 1.4778 百億 (2014)
資產US$ 2.6 (2014)
員工人數235,678 (2015)
主要部門零售金融服務、信用卡業務、商業銀行
母公司摩根大通
网站Chase.com

大通银行(英語:JPMorgan Chase Bank, N.A.商業名稱Chase Bank商標:大通、JP摩根、JP摩根大通[2])是一家美國的全国性銀行、摩根大通的子公司,專注于商業零售银行業務。大通银行與JP摩根公司於2000年合併,該銀行前稱為大通曼哈頓銀行(英語:Chase Manhattan Bank[3]。大通曼哈頓銀行是由大通國家銀行(英語:Chase National Bank)和曼哈頓公司銀行英语Manhattan Company(英語: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於1955年合併而成立[4]。自2004年與芝加哥第一銀行合併以來,該銀行總部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 [5]。該銀行收購了華盛頓互惠的存款和大部分資產。

大通在全美設有5,100多家分行和16,100台自動櫃員機。摩根大通擁有235,678名員工(截至2015年),並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摩根大通目前擁有約2.6萬億美元的資產。

摩根大通透過其子公司大通成為美國四大銀行之一。[6][7]

歷史

[编辑]
阿龙·伯尔,曼哈顿公司创办者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洛克斐勒家族是美國大通國家銀行大股東

曼哈顿公司

[编辑]

美國大通銀行可追溯於1799年創立的曼哈顿银行。[8]

在1798的那场黃熱病流行後,(那时候曾有流动摊贩在街角贩卖棺材)。阿龙·伯尔創立了曼哈顿公司;該公司表面上是一間由布朗克斯河運送食水至紐約的公司,但事實上被設計成紐約第二間銀行——一間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紐約銀行匹敵的銀行。

——《經濟學人[9]

阿龙·伯尔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除了作為商業競爭對手,亦是政治上競爭對手。他們在1804年7月11日進行決鬥,最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於翌日重傷死亡。當時決鬥所用的手槍由美國大通銀行持有,現時於摩根大通總部展出。

大通國民银行

[编辑]

大通國民银行於1877年由約翰·湯普森英语John Thompson (banker)創立[8],名稱由美國財政部長兼首席法官萨蒙·波特兰·蔡斯而來[10],雖然蔡斯與銀行業無關[8]。大通國民银行於1920年代透過旗下的證券公司收購了幾家規模較小的銀行,其最著名的收購案是1930年代收購了大股東是小約翰·洛克斐勒纽约公平信托公司[11],這使其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級的大型銀行。大通国民银行也积极参与石油工业的投资中,董事会管理层与标准石油的公司继承者长期保持联系,其后改为埃克森美孚

合併

[编辑]

1955年,大通国民银行与曼哈顿银行合并为大通曼哈顿银行[8]。因为大通国民银行是相对较大的银行,所以大通国民银行最初拥有“曼哈顿银行”作为其外号,但这就泄露了伯尔最初以曼哈顿公司作为银行的意图,这不单包括需要条款来允许它用盈余资金来启动银行,还需要股份持有者的一致同意来完成银行的收购。最后交易是因为调整为大通国民曼哈顿公司银行而获得成功,而约翰·J·麦克洛伊成为合并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就不需要股份持有者的一致同意。在麦克洛伊的后继者George Champion带领下, 共1799间过时的州际分行被合并为一间现代银行。1969年,在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带领下,银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大通曼哈顿集团的旗下一份子[10]

最近購併

[编辑]

1996年7月,收购汉华实业银行英语Manufacturers Hanover Corporation化学银行成功兼并了美国大通银行。尽管在国家登记的名字依然是化学银行,但因为大通银行更为世人所知,所以依旧以大通曼哈顿银行命名。随后,JP摩根集团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在2000年12月正式合并。合并后,公司更名为JP摩根大通。在2004年,其继而收购了芝加哥第一银行,使得美国大通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2008年3月24日,JP摩根大通成功收购了曾为2007年全美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摩根大通集团於2008年9月25日以19億美元收购華盛頓互惠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在西海岸常年来对顾客的各种免费政策也随着被Chase的兼并而改变。

美国境外的信用卡公司

[编辑]

大通银行在加拿大百思买(BestBuy)、Future Shop英语Future Shop西爾斯百貨(Sears)等公司签发Store Credit Card,但是不在加拿大从事其他金融业务。2018年3月大通銀行宣布,退出加拿大信用卡市場,關閉了所有信用卡帳戶,随后又于2019年8月宣布其加拿大持卡客户的所有信用卡债务无需偿还[12]

图集

[编辑]

腳註參考

[编辑]
  1. ^ Touryalai, Halah. Jamie Dimon's Power Struggle: Loses Bank Chairman Role, A Bigger Blow May Come Next. Forbes. October 4, 2013 [201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2. ^ Terms of use. JPMorgan Chase. 2016-08 [2017-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英语). 
  3. ^ The History of JPMorgan Chase & Co. (PDF). JPMorgan Chase & Co. 2008 [2011-1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27). 
  4. ^ J.P. Morgan Chase & Co..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St. James Press. 20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5). 
  5. ^ History of Our Firm. JPMorgan Chase & Co.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6. ^ Tully, Shawn. Will the banks survive?. Fortune Magazine/CNN Money. February 27, 2009 [200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7. ^ Citigroup posts 4th straight loss; Merrill loss widens.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6, 2008 [200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8. ^ 8.0 8.1 8.2 8.3 History of JPMorgan Chase: 1799 to present (PDF). JPMorgan Chase & Co. [2007-11-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1-29). 
  9. ^ Koeppel, Gerard T. Soaking the poor. The Economist. 2000-03-16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9). 
  10. ^ 10.0 10.1 J.P. Morgan Chase & Co..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St. James Press. 20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5). 
  11. ^ David Rockefeller, Memoi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pp.124-25)
  12. ^ Alyssa Newcomb. Chase cancels Canadian customers' credit card debts. NBC News.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進階閱讀

[编辑]
  • The Chase: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N.A., 1945-1985, John Donald Wils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6.
  • Memoirs. David Rockefell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 The Chairman: John J. McCloy -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Establishment, Kai Bir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 Water for Gotham: A History, Gerard T. Koeppe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外部連結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