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Wikipedia:編輯戰: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ong128hk留言 | 贡献
按《編輯禁制方針》修改
首段:​ 修正笔误:编辑禁制应该是“永久失去'''对某些页面的'''编辑权”
第7行: 第7行:
对编辑战有一个明确原则,即“'''[[#“回退不过三”原则|回退不过三]]'''”(3RR)原则。该原则是指编者在24小时之内,不得对同一页面进行超过三次的回退动作。回退是指撤销另一编者的编辑动作,无论每次涉及内容是否一致,违反者可能会被封禁。当然,未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的编辑战也可能招致封禁。
对编辑战有一个明确原则,即“'''[[#“回退不过三”原则|回退不过三]]'''”(3RR)原则。该原则是指编者在24小时之内,不得对同一页面进行超过三次的回退动作。回退是指撤销另一编者的编辑动作,无论每次涉及内容是否一致,违反者可能会被封禁。当然,未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的编辑战也可能招致封禁。


编辑战对读者和编者都有害。试图强行维持条目的某一版本,可能会造成[[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中立性]]的缺失,也可能会导致用户互相敌视,阻碍[[WP:共识|共识]]的形成。在警告和封禁之后仍然执意进行编辑战的用户将可能[[WP:编辑禁制方针|永久失去编辑权]]。
编辑战对读者和编者都有害。试图强行维持条目的某一版本,可能会造成[[Wikipedia:中立的观点|中立性]]的缺失,也可能会导致用户互相敌视,阻碍[[WP:共识|共识]]的形成。在警告和封禁之后仍然执意进行编辑战的用户将可能[[WP:编辑禁制方针|永久失去对某些页面的编辑权]]。


==什么是编辑战==
==什么是编辑战==

2018年6月22日 (五) 04:29的版本

维基百科的页面都是透過社群讨论形成的,用户需要遵循编辑守则,协力构筑共识,如果不起效果的话,应当设法解决争论并寻求帮助。如果两位或团体多位作者就一个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因此不断地互相删改或撤銷对方的编辑內容时,就被称为“编辑战”。如果要提报参与编辑战的用户,请前往管理員通告板

对编辑战有一个明确原则,即“回退不过三”(3RR)原则。该原则是指编者在24小时之内,不得对同一页面进行超过三次的回退动作。回退是指撤销另一编者的编辑动作,无论每次涉及内容是否一致,违反者可能会被封禁。当然,未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的编辑战也可能招致封禁。

编辑战对读者和编者都有害。试图强行维持条目的某一版本,可能会造成中立性的缺失,也可能会导致用户互相敌视,阻碍共识的形成。在警告和封禁之后仍然执意进行编辑战的用户将可能永久失去对某些页面的编辑权

什么是编辑战

一个发生过严重编辑战的英文维基百科页面[1]

作为维基百科的一个核心理念,开放的系统可以产生高质量、中立的百科内容。但是不可避免的是,用户针对页面内容的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观点。当此类情况发生时,强烈建议编者透過文明的讨论达成共识,而不是在明知会招致反对时仍然固执己见,采取挑衅性的编辑行为,并且反复使用回退功能。后者称为编辑战

并非所有潜在的争议编辑行为,或是回退举动,都会被指为编辑战。应当注意以下的情形:

  • 维基百科鼓励编者勇于更新页面。一个潜在争议更改可能只是为了检测是否有反对声音,并开启讨论的手段。如果另一用户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此项更改,他们可以采取回退行动。这就是所谓的更新,回退,讨论(BRD)循环,而非编辑战。只有在出现一系列非建设性,反复的编辑行为时,才構成编辑战。
  • 回退破坏不是编辑战。注意,重复张贴明显非真实的内容(例如“恶搞”语录)或重复移除大量内容常被视作破坏行径,但是正常情况下的少量不中立观点,正常的加入或删除内容,或其他善意的修改,都不应当视为破坏。(参见破坏的类型不视作破坏的行为)。
  • 为了维护更重要的方针而采取的回退举动不应视作编辑战。例如,依照生者传记相关方针,为了避免对当事人造成损害,有关生者的无来源负面内容如不修改,必须移除。

如果回退了他人的修改,请确保在编辑摘要中或讨论页中指明缘由(原因显而易见除外,例如回退破坏)。未给出适当理由的回退行为很有可能被理解为是挑衅。谨记回退操作是把其他编者的工作“丢到一旁”;或许你应当考虑改善文本质量,或是与其他编者进行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撤销更改。

请牢记,例如TwinkleHuggle回退功能之类的反破坏工具不宜用來撤销有关条目内容的善意修改。

编辑战的处理

参与编辑战的用户很可能(通常在编辑战发生后)被封禁,以防止进一步的争端。尽管所有的编辑战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此种处理,但有一条常用作封禁的明确界线——称作“回退不过三”(3RR)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回退不过三”原则

根据“回退不过三”原则:

一个“页面”意指维基百科上的所有页面,包括讨论页和计划空间。

这里提到的一次“回退”是指任何取消其他用户行动的编辑行为(或管理行为),无论是全页面还是部分内容。可能有的时候只是一个词的变动。在没有其他用户编辑的情况下,一个用户连续的一系列回退编辑视作一次回退。下述行为在适用回退不过三原则时,不视為一次回退:

  • 回退自己的编辑(“自我回退”)。
  • 回退在自己用户空间中的编辑,前提是你必须遵守用户页指引。
  • 回退明显的破坏行为,即指任何一个假定他人的编辑出于善意用户都会认为是破坏的编辑,例如清空页面或是添加攻击性语言。
  • 移除明显侵犯著作权,或是毫无疑义违反合理使用方针的内容。
  • 移除明显违反维基百科服务器所在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法律的内容,例如儿童色情内容或盗版软件。
  • 移除涉嫌诽谤、非中立、无来源或来源不充足,违反生者传记方针的争议材料。對於刪除何種內容可享有生者傳記方針豁免而不受回退不過三限制可能會存有爭議。遇有不清晰或有爭議,則建議先行提報至互助客棧,而非依賴前述豁免。
  • 为了确保在首页展示的特色列表优良条目的质量而进行的回退操作,给予用户一定的自由空间。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行为属于上述例外,请确保留下明确的编辑摘要或在讨论页的单独分段中阐明例外的原因。如果没有把握,请不要回退。可以代之以尝试解决争论,或者还可以针对特定的问题,前往相应的通告板求助,例如当前的編輯爭議提报页面

如果出现四次或更多次的回退,无论每次针对的是否是同一段内容,都构成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该原则按人计算,不按编辑次数计算;由多重帐号所做的回退按同一人计算。

初犯该方针的用户通常会被封禁24个小时。

切记管理员可能在任何时间,对他们认为构成进行编辑战的用户采取行动。即使在未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时,任何用户也都可以提报编辑战。该原则并不是给回退页面一个特定数量的配额

如果编者无心违反了“回退不过三”的原则,他们应当撤销自己最近的回退行为。例如,某个用户并不是经常性引起争端的编者,并且真诚的希望纠正自己的过失,管理员就可以将此考虑在内,并决定此种情况不再予以封禁,

其他回退规则

针对特定编者和/或特定页面,有时社群(参见Wikipedia:编辑禁制方针)会对其采取额外的回退限制。可能会用诸如1RR(回退不过一)或者0RR(回退零容忍)等术语指代这样的规则。“回退不过一”类似于上面所说的回退不过三,但是“多于一次回退”取代了原来规则中的“多于三次回退”。“回退零容忍”是指完全禁止进行回退操作(这其实是回退不过三原则的初衷)。

有时,编者会志愿执行更为严格的回退准则,或者是为了应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或者是作为自己的一种编辑哲学。详情参见Wikipedia:仅在必要时进行回退

应对编辑战行为

发现编辑战你应当采取的行动

如果发生编辑战,参与者应当尝试在讨论页上讨论争论议题,并努力化解分歧。

与其打编辑战,不如把重心放在争论议题上,寻求帮助。当分歧变得明显时,参加编辑战的一方或双方应当停战,并尝试通过对话页讨论该议题,或者通过适当途径寻求帮助。

如果出现即使努力尝试化解矛盾,参与的一名或多名用户仍然不肯罢休,拒绝协作,无视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或是不愿采取适当的解决争论的方法,则应通过向当前的破坏提报,请求管理员介入。此时并不一定需要进行警告,但如果用户表现出对“不允许编辑战”此一方针的不了解,可以通过在其对话页中挂上{{subst:uw-3rr}}信息模板来提示他们。如果你本人牵涉进编辑战中,请避免使用通用警告模板,以防止被视作是在挑衅。可以考虑自行撰写一条适当的留言,并明确地表示希望化解矛盾。

有经验的编者如何避免涉入编辑战

一般而言,交流是避免争端的良方:请务必遵守编辑守则。当发现存在争论时,避免仅通过编辑摘要交流,而应当前往条目的讨论页进行协商。讨论的争论的主要途径应是该条目的讨论页,这样当管理员检讨此事时,可以在其中发现试图解决争论的证据。

有必要提醒您,在维基百科没有最后期限英语Wikipedia:There is no deadline,用户可以添加适当的清理标记来指出根据现有讨论存在问题的段落。如果讨论没有结果,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如:互助客棧)征求意见,以达成和解。得知争论的中立编者会协助限制不良编辑,并协助建立共识。如果这些方法都以失败告终,请寻求非正式或正式方法解决争论

许多有经验的编者会刻意只对上述的例外排除编辑进行回退,或者只进行一次回退;如果有更多的争论,他们会寻求对话或外部帮助,而非让局面恶化。如果希望只在上述例外排除情形才进行回退,参见仅在必要时回退。该策略针对一些争议性话题特别恰当,因为当观点两极分化,情绪激动时,编辑战也会更加频繁地发生。

记住底线:使用常识进行判断,不要参与编辑战。与其反复回退,不如同他人讨论;如果回退是必要的,另一名用户或许也有同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你并没怂恿他),这样针对此行为就产生了共识。另外,请求保护页面比起通过回退参与争论要明智的多。

管理员指引

管理员决定对于编辑战参与用户是予以警告还是封禁或編輯禁制;采取这些行动是为了避免、制止争议行为,鼓励理性编辑,而不是为此惩罚用户。初次封禁可能是因为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或是有编辑战行为,而持续的编辑战行为会导致进一步的封禁。当适应采取封禁手段时,对于初犯通常给予24小时的封禁期;管理员对于累犯者或是挑衅意味明显的违反者可能会延长封禁期,同时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文明。当出现多个用户参与编辑战或违反3RR时,管理员应该通盘考量,否则不公正的处理可能会让事端扩大。

管理员的行动主要是为了警告正在进行中的编辑战。如果编辑战已经明显结束,没有明显地或可预见的进一步行为时,可以考虑采取警告或(对于反复的情形)其他管理手段,例如在告示板中进行讨论或保护页面。累犯可能会发现自己因为最近的一次编辑战而被封禁;这种情形下,封禁不是对过去编辑战的阻止或是对上次监管的补偿,而是对其进行的威慑和强制教育,防止其在未来再次发起编辑战。(参见封禁的用途和方针

本方针和“回退不过三”原则,都是为了防止和限制编辑战而设计的。它们不是配额制,不是鼓励用户将回退作为一种编辑技巧。进行扰乱性编辑的用户即便没有违反3RR,也仍然会因编辑战受到封禁,特别是当他们在回退页面时试图游戏维基规则。管理员会将用户在过去涉及编辑战的封禁记录考虑在内,常常会在出现仅仅出现破坏或编辑战行为时就采取行动。

管理员在尝试解决争论的时候,常常需要判定行为是否为编辑战。总体而言,没有共识或充分讨论支持的反复回退,以及其他常见形式的破坏性和扰乱性行为更可能被判定为编辑战。这样的判定常常要考虑用户是否表现出故意地阻止他人编辑的行为,尤其是通过游戏维基规则有意为之,以及采用其他更加有计划或性质更为恶劣的手法,如通过间断性地回退进行一场缓慢的编辑战,不恰当地与其他用户联手回退、滥用多重帐号或是挑衅式地反复使用回退。

参看

參考資料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