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
泰王國 | |
---|---|
國歌:《國歌》 เพลงชาติ Phleng Chat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曼谷 13°45′N 100°29′E / 13.750°N 100.483°E |
官方語言 | 泰語[1] |
地方語言 | |
族群 (2019年)[2] | |
宗教 (2018年)[4] | |
政府 | |
• 國王 | 瑪哈·瓦吉拉隆功 |
• 總理 | 佩通坦·欽那瓦 |
• 參議院議長 | 蒙坤·素拉沙乍 |
• 眾議院議長 | 汪·穆罕默德·諾·瑪塔 |
• 樞密院院長 | 素拉育·朱拉暖 |
立法機構 | 國會 |
• 上議院 | 參議院 |
• 下議院 | 眾議院 |
歷史 | |
• 素可泰王國 | 1238–1448 |
• 阿瑜陀耶王國 | 1351–1767 |
• 吞武里王國 | 1767–1782 |
• 拉達那哥欣王國 | 1782年4月6日 |
• 立憲革命 | 1932年6月24日 |
• 泰王國憲法 | 2017年4月6日 |
面積 | |
• 總計 | 513,120平方公里(第50位) |
• 水域率 | 0.4(2,230 km2)% |
人口 | |
• 2023年估計 | 71,801,279[5](第20位) |
• 2020年普查 | 66,186,727[6](第21位) |
• 密度 | 132.1/平方公里(第66位) |
GDP(PPP)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14,756.56億美元[7](第22位) |
• 人均 | 21,057美元[7](第69位) |
GDP(國際匯率)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5,220.12億美元[7](第25位) |
• 人均 | 7,448美元[7](第80位) |
吉尼係數 | ▼ 0.349[8](2019年) 中 |
人類發展指數 | ▲ 0.800[9](2021年) 極高極高 · 第66位 |
貨幣 | 泰銖(฿)(THB) |
時區 | UTC+7(ICT) |
行駛方位 | 靠左 |
電話區號 | +66 |
ISO 3166碼 | TH |
網際網路頂級域 | |
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皇家轉寫:Ratcha-anachak Thai),通稱泰國(泰語: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皇家轉寫:Prathet Thai),舊稱暹羅[註 1](泰語:สยาม,皇家轉寫:Sayam),是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曼谷。泰國國土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南接暹羅灣和馬來西亞,東鄰寮國、柬埔寨,西靠緬甸和安達曼海,國土面積51.3萬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萬[5]。
泰語民族自11世紀起從今中國西南部南遷。在此之前,孟王國、高棉帝國和馬來統治者都曾統治今日泰國的部分領土,為當地帶來佛教和印度教文化。遷入今泰國領土的泰人奪得主動權,成為泰國歷史和文化的主流群體,建立素可泰王國、蘭納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等政權。阿瑜陀耶王國在15世紀末進入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的繁盛時期,在那萊王統治期間步入極盛,但在此後逐步衰退而遭遇緬甸入侵,在1767年暹緬戰爭中一度滅國。將領鄭昭率軍收復領土,令暹羅重歸統一,於1767年建立吞武里王國。1782年,通鑾奪得王位,稱拉瑪一世,開啟延續至今的卻克里王朝的統治。
泰國是近代東南亞唯一倖免於外國殖民的國家,但仍被迫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而喪失大片國土。在國王朱拉隆功統治期間,暹羅的政治和社會制度迎來一系列西化改革,把國家變成為現代化君主專制集權國家,但1932年暹羅立憲革命爆發,王室被改行君主立憲制。其後總理鑾披汶·頌堪掌握大權,任內推行泰化政策,並將國名更變為泰國,二戰戰敗後改為親美。冷戰時期,泰國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主要盟友,曾主導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泰國政治環境不甚安定,軍方屢次憑藉軍事政變推翻文人政府,1990年代在王室主持下,雖有不同勢力博弈使局勢大致平衡,但近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緩慢,2014年泰國政變後,泰國又進入軍政府統治期,同時又經歷民眾示威運動[10]。
泰國是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創始成員,被視為中等強國,有著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泰國經濟在二戰以後快速增長,是新興工業化國家,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依購買力平價計算是世界第20大經濟體。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是泰國經濟的重要部門[11][12]。
國名
[編輯]泰國的正式全稱為「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皇家轉寫:Ratcha Anachak Thai ⓘ),其中「ราช」表示「國王」、「อาณาจักร」意為「領土」、而「ไทย」則是主體民族泰族的族名。在過去,泰國一直以「暹」(泰語:สยาม,皇家轉寫:Sayam)作為國名。鑾披汶·頌堪元帥在1939年6月23日至1945年9月8日期間,將暹羅改稱「泰國」(泰語: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皇家轉寫:Prathet Thai),帶有泛泰民族主義色彩。1945年9月8日,泰國復稱為「暹王國」。1949年5月11日,暹羅正式更名為「泰王國」。
泰國國名中的「泰」為泰族之族名。「泰」(ไทย)一詞的含義,根據法國東南亞學家喬治·科埃德斯的研究,為「自由民」之意,蓋因泰傣民族南下移居至今屬於泰國的土地後,當地操孟-高棉語的原住民以農奴為主,和泰人不同[13]:197。另有泰國學者反駁該結論,據其調查,「泰」一詞在一些鄉村地區為「人」(คน khon)之意;法國語言學家米歇爾·費呂則推論出該詞的語源演變,其原始形式為*k(ə)ri:,意為人,並依照如下次序演變:*kəri: > *kəli: > *kədi:/*kədaj > *di:/*daj > *daj (原始西南傣語) > tʰaj(即泰語和寮語中之「泰」)或 > taj(即其他傣語中之「傣」)[14]。
泰國的舊稱「暹羅」根據《明史》所載,係為「暹羅斛」之簡稱,「暹」(泰語:สยาม,皇家轉寫:Sayam)或指古國素萬那普,「羅斛」指另一古國羅渦。兩國於十四世紀併合為大城王國,因而被中國古籍以組合詞「暹羅斛」或「暹羅」代指之。「暹」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一說來自於梵語詞彙「श्याम」(Śyāma),意為「暗色」[15];或來自於巴利文的「suvaṇṇabhūmi」,意為「黃金之地」(此名後來作為曼谷新國際機場名);也有說法稱來自於孟語詞彙「ရာမည」(rhmañña),意為「外地人」。中文古籍的稱呼「暹」被葡萄牙傳教士轉寫為Siam,成為西方通用的稱呼。「暹」在蒙固國王統治時期定為正式國號[16],也被近代中文以「暹羅」對應之。
歷史
[編輯]泰國至少從舊石器時代早期至中期( 距今大約五十萬年前至一百萬年前),即有人類居住。泰國古代文明甚為發達。大約五千年前,泰國北部的班清(有時譯作滿慶)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
素可泰王國
[編輯]素可泰城原為吉蔑人(高棉人)管轄範圍,在非信史年代,傳說素可泰的開國君主是神話英雄帕巒王(King Phra Ruang),他是那伽女神與一位國王的孩子,具備大智慧及法力,深受百姓愛戴,1208年登基,開啟素可泰政權時代,但受歷史學家公認的說法是,1238年兩名泰人將領坤邦克覽滔及坤波孟成功獨立,建立素可泰王國,坤邦克覽滔被擁立為室利膺陀羅鐵(King Sri Intratit),成為首任泰王[17]:82-83。
雖然同期多個泰國王國相繼成立,但素可泰仍被視為泰國首個王國,是對泰國文化有著重要影響,見證了泰人向昭披耶河流域的擴散及佛教成為重要國教的發展。今日不少泰國繪畫、雕刻、建築仍存有昔日素可泰的影子。素可泰王國中,第三任泰王蘭甘杏有著崇高威望,1278年登基後,被視為素可泰的黃金時代,期間有古跡載有泰文[17]:84-86。
1365年至1378年,素可泰成為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的藩屬國;直至1438年,素可泰最後一名君王逝世後,王國所管轄的領土被收歸為阿瑜陀耶王國的行政省。
阿瑜陀耶王國
[編輯]阿瑜陀耶王國由拉瑪鐵菩提王於1351年所創立。拉瑪鐵菩提王本名烏通(U Thong)。阿瑜陀耶王國結合了傣族的軍力,孟族與高棉族的行政,以及華人的商業。阿瑜陀耶王國建立時,北方已有傣族所建立的素可泰王國。阿瑜陀耶王國依靠素可泰王國所墊下之基礎,但是後來居上,15世紀時阿瑜陀耶王國併吞了素可泰王國,與位於泰國更北方的蘭納王國相鄰[17]:86-87。15世紀中葉,白象王建立更完整的行政與法律制度。阿瑜陀耶王國以制度、稻米耕作以及對中國的貿易維持強盛。阿瑜陀耶王國與中國關係良好。從阿瑜陀耶開國以來,經常與緬甸發生衝突,1548-1549年,第一次大戰,緬甸王德彬瑞蒂與阿瑜陀耶王國開戰,結果失敗。第二次大戰在1563年,緬甸王勃印曩與阿瑜陀耶王摩訶·查克臘帕交戰,此次大戰叫「白象戰爭」,戰爭結果摩訶·查克臘帕認輸,阿瑜陀耶王國損失慘重,也送貢品給勃印曩一對白象。第三次在1568年,阿瑜陀耶王瑪欣他拉提拉與彭世洛王摩訶·曇摩羅闍發生內訌,勃印曩抓這個機會與阿瑜陀耶王國開展戰爭,結果被併吞,但在1581年訕佩二世國王宣布阿瑜陀耶王國獨立。
在17至18世紀時是東南亞強國,與歐洲國家通商。那萊王在位期間,阿瑜陀耶王朝在外交方面有很大發展。此時代是英國、法國的重商主義時代。因而英國人頻繁到訪暹羅。那萊王給他們自由貿易的許可。另一方面,那萊王讓他們成為皇家船隻,與亞洲各國貿易。在此期間,羅馬教皇歷山七世及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英國人傳教士使團來訪。這些傳教士們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對阿瑜陀耶王朝作出貢獻。
吞武里王國
[編輯]1767年,緬甸貢榜王朝侵略暹羅,滅阿瑜陀耶王國。塔克辛在東南沿海一帶組織了一支軍隊,反抗緬甸的統治。不久,清緬戰爭爆發,緬甸在阿瑜陀耶的大部分駐軍被迫回國抵抗清軍,鄭昭趁機收復了阿瑜陀耶。然而,阿瑜陀耶因戰爭殘破不堪,塔克辛沒有將都城定在那裡,而是建立在了吞武里。
塔克辛在位期間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又擊退緬甸的再次進攻,收復了清邁等地。他還征服了蘭納、萬象、瑯勃拉邦、占巴塞,並同大越的阮主爭奪柬埔寨。
拉達那哥欣王國
[編輯]後來拉瑪一世奪取政權,建都曼谷,史稱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他還召集了阿瑜陀耶王朝的末裔,收集自緬甸入侵以來喪失的拉瑪堅等史詩。又興建玉佛寺等許多寺院。
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開始國家開放政策,至五世王朱拉隆功(又稱拉瑪五世,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鑒西方國家經驗,進行一系列改革以因應對殖民國家施加的壓力。他廢奴隸制,建設新式交通建設,新式學校與派遣學生留學歐美。
直至19世紀末英法兩國已分別在暹羅東西兩邊建立英屬印度和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簽訂《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將暹羅列為兩個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國」;其後英法於1904年劃定勢力範圍:昭披耶河以東為法國勢力範圍,以西為英國勢力範圍。雖然暹羅沒有成為列強殖民地,但仍受英法諸多壓制。
近代
[編輯]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後,暹羅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人總理鑾披汶·頌堪的法西斯政府親大日本帝國,1940年頌堪趁法國戰敗發動第二次泰法戰爭、日本亦入侵印度支那,最終由日本調停,暹羅從維希法國殖民政府獲得了馬德望、暹粒、沙耶武里等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和暹羅簽訂《日泰攻守同盟條約》,泰國加入軸心國,亦成為日本唯一在亞洲的盟友。1942年1月25日泰國宣佈向英美宣戰,日本曾將部份在緬甸撣邦東部部分地區和馬來亞半島北部包括登嘉樓、玻璃市等地割讓給暹羅。1944年7月反日的自由泰人政變推翻了鑾披汶·頌堪。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暹羅隨即在翌日宣佈「暹羅1942年1月25日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暹羅的「宣戰無效」宣言被同盟國承認,軍人總理鑾披汶·頌堪亦作為戰犯被逮捕,但最後被美國釋放。1949年改名泰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盟國。在東南亞地區,泰國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首都曼谷是該區域中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都會區。另外,泰國是東協始創國之一,亦在東南亞區內事務有積極的參與。
二戰後的泰國長期實行軍政府獨裁統治,鑾披汶·頌堪(在二戰後的1948年再次上台)、沙立·他那叻、他儂·吉滴卡宗、克利安薩·差瑪南及炳·廷素拉暖等先後掌權。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軍方推翻察柴·春哈旺、憲法和國會。其後泰國人民上街遊行,抗議軍方統治。軍方血腥鎮壓,迫使泰王介入。總理蘇欽達和示威人士領袖雙雙跪在泰王面前,承諾平息風波,示威始告結束,選舉和憲法也得到恢復,泰國開始民主化。泰國民主黨的乃川成為總理。1998年7月14日,塔克辛·欽那瓦創建泰愛泰黨,並任黨主席。不到五年期間,泰愛泰黨合併幾個小黨,形成一黨獨大的局面。
二十一世紀
[編輯]2001年2月的大選,塔克辛·欽那瓦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總理,泰愛泰黨在國會下議院500席中取得248席,擊敗民主黨,成為單一大黨,他成為泰國第23任總理。2005年2月的大選,泰愛泰黨贏得500個議會席位中的375席,取得壓倒性勝利,塔克辛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位任滿4年,並成功連任的民選總理。
2006年4月2日的議會選舉,遭到三大反對黨的聯合抵制,造成嚴重的政治危機。4月5日,看守內閣總理塔克辛在內閣特別會議上指派副總理奇猜·萬那沙提暫時行使看守內閣總理職責。[19]5月8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泰國選舉委員會在組織4月2日國會下議院選舉中「有違法和違憲行為」,因此選舉結果無效,應重新舉行國會下議院選舉。[20]而塔克辛繼續出任看守總理。9月19日,泰國軍隊乘塔克辛總理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機發動政變,宣佈暫時廢除憲法。[21]9月22日,陸軍司令宋帝·汶雅叻格林出任管理改革委員會主席。[22]10月1日,管理改革委員會頒布臨時憲法並立即生效,管理改革委員會更名為泰國國家安全委員會。[23]10月9日,以素拉育·朱拉暖為臨時總理的臨時內閣宣誓就職。[24]10月20日,臨時立法機構泰國國民立法大會成立。[24]2007年8月19日,就新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25],獲得通過。[26]其後獲塔克辛支持的人民力量黨在2007年泰國國會選舉中勝出。
2011年7月3日,獲塔克辛支持的為泰黨在大選中勝出,再次上臺執政。2014年5月7日,泰國總理盈拉·欽那瓦因違法濫權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泰國憲法法庭宣判,看守總理盈拉需即時下臺。
2013年泰國反政府抗議活動泰國在野黨民主黨(Democrat Party)10月30日宣布,31日將在曼谷的訕甚(Sam Sen)鐵路一帶發動反特赦案集會。抗議人士認為,特赦案目的是要替因貪污遭定罪的前總理塔克辛·欽那瓦漂白,讓他能夠結束自我流亡,返回泰國。11月11日參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駁回特赦法案,但示威人潮並未減退。同年12月9日,總理盈拉·欽那瓦宣布解散國會,提前於2014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反對派不買帳,繼續示威抗議,要求盈拉·欽那瓦下台,組成人民議會。
2014年5月20日,泰國軍方宣布實施戒嚴法。泰國陸軍總司令帕拉育宣布接掌政權,帕拉育與資深軍方官員一同在全國轉播的節目上,宣布接掌政權,並稱此舉是為了恢復和平,這是泰國自1932年以來,軍方第12次發動政變。
2020年2月,泰國憲法法院判處未來前進黨解散,引發大規模示威。10月15日,泰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27]
地理
[編輯]國境大部份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變,可分為西、中、東、南四個部份。
泰國西部為山區,是喜瑪拉雅山脈的延伸他念他翁山脈為主的山地,一直由北向南走向。位於清邁府的因他暖山(海拔2,576公尺)是泰國的最高峰。
東北部是呵叻高原,這裡夏季極乾旱,雨季非常泥濘,不宜耕作。
中部是昭披耶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勢逐步緩升,昭披耶河沿岸土地豐饒,是泰國主要農產地。曼谷以南為暹羅灣紅樹林地域,漲潮時沒入水中,退潮後成為紅樹林沼澤地。
泰國南部是西部山脈的延續,山脈再向南形成馬來半島,最狹處稱為克拉地峽。
綜上,泰國平均海拔為287米。
土地利用情況如下:
農業用地:41.2%(2018 年統計) 耕地:30.8%(2018 年統計) 永久性作物:8.8%(2018 年統計) 永久牧場:1.6%(2018 年統計) 森林:37.2%(2018 年統計) 其他:21.6%(2018 年統計)另外,泰國的一般大眾習慣將國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頭部,將北部視為「象冠」,東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羅灣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狹長地帶則代表了「象鼻」。
-
泰國北部。
-
泰國西部。
-
泰國南部。
-
泰國東北。
氣候
[編輯]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莽原氣候。常年溫度不下攝氏18℃,平均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較涼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比較乾燥,3月到5月氣溫最高,可達攝氏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風影響,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熱帶氣旋從南海經過中南半島吹襲泰國東部,但在暹羅灣形成的熱帶氣旋為數甚少且弱。
自然資源
[編輯]錫、橡膠、天然氣、鎢、鉭、木材、鉛、魚、石膏、褐煤、螢石
政治
[編輯]1932年,由軍人和部分平民掀起的暹羅立憲革命終結了國王專制統治,泰國改行君主立憲制。自1932年泰國頒布首部憲法以來,泰國已經先後有20部憲法,其中1997年泰國憲法通常被稱為「人民憲法」,被認為是參與其起草工作的公眾參與程度以及其條款的民主性質的一個里程碑[28]。但泰國的國王與日本天皇、英國君主等虛位君主不同,依現行憲法第八條,泰國君主是泰國皇家軍隊統帥[29]。而泰國軍隊素有干政傳統,自君主立憲制施行以來,泰國歷史上多數的時候是軍人掌權,並非由文人組織政府[30]。
泰國法律對泰國君主極為尊敬,如對君主或王室成員有冒犯的言行,或以不當詞句形容、或疑似揶揄、調侃,將觸犯不敬罪,依據泰國刑法第112條,可判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五年,這條罪名也不容質疑,凡是質疑「不敬罪」是否應該存在,或者不敬罪是否過於嚴厲,也觸犯不敬罪。美國駐泰國大使戴維斯(Glyn T. Davies)曾與外國記者提到,美國政府憂慮判處違反「不敬罪」者,處以「空前且漫長」的監禁。結果泰國警方發表聲明,表示戴維斯憂慮「不敬罪」的言論,也涉嫌「不敬罪」,已經展開調查。[31]
泰國的政府首腦是總理(正式名稱為「首席國務大臣」),一般由泰國國會聯合政府(多數黨派領袖)出任,再請國王指定。
泰國國會由兩院組成:根據2017年憲法修正案,眾議院有500席,其中350席通過普選產生,另外150席按比例代表制從各黨派中選出。參議院有250席,全由軍方指定。眾議員任期四年,參議員任期六年。最高司法機關是大理院,其成員先由政府機關內部選任,後由國王指定。
2006年9月19日,由宋帝·汶雅叻格林將軍領導的軍隊趁塔克辛總理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機發動政變,宣佈暫時停止憲法,解散內閣及禁止一切政黨活動。荷槍實彈的軍人及坦克進駐首都曼谷,軍方控制電視台等戰略地點,全國進入軍事戒嚴狀態,宋帝任代總理。
2008年9月9日,泰國總理沙麥·順達衛違反憲法遭解除職位,9月17日,下議院選出前法官宋才為總理,但宋才於12月2日被裁定選舉舞弊而被迫下台。
據報導,泰國的政變有時或與王室及支持王室的勢力有關;國王為保持平衡,指示政爭須有限度。2008年的政治危機中,穿著黃衫、包圍機場的人被指為王室支持者;運動起源於國王懼怕塔克辛進一步擴張影響力。總理宋才代表民選政府命令警察進入機場驅逐黃衫人,但軍警都只忠於國王而不願行動。[32]
政變後,泰國通過2007年憲法,規定由軍隊控制的選舉委員會指定參議院160席中的84席,其餘議席中的絕大部分也由各地的選舉委員會指定;並且通過法院限制原泰愛泰黨議員參選而控制住眾議院,進而控制政府官員的選擇。由於軍隊是忠於泰國王室,因此,通過政變,泰國王室重新控制及主導泰國的軍政大權。
2013年泰國反政府抗議活動泰國在野黨民主黨(Democrat Party)10月30日宣布,31日將在曼谷的訕甚(Sam Sen)鐵路一帶發動反特赦案集會。抗議人士認為,特赦案目的是要替因貪汙遭定罪的前總理塔克辛·欽那瓦漂白,讓他能夠結束自我流亡,返回泰國。11月11日參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駁回特赦法案,但示威人潮並未減退。同年12月9日,總理盈拉·欽那瓦宣布解散國會,提前於2014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反對派不買帳,繼續示威抗議,要求盈拉·欽那瓦下台,組成人民議會。
2014年5月20日,泰國軍方宣布實施戒嚴法。5月22日泰國爆發軍事政變,陸軍總司令帕拉育宣布接掌政權,帕拉育與資深軍方官員一同在全國轉播的節目上,宣布接掌政權,並稱此舉是為了恢復和平,這是泰國自1932年以來,軍方第12次發動政變。
2020年2月,泰國憲法法院裁定備受年輕人歡迎的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向該黨貸款違法,判處未來前進黨解散,禁止該組織的11名主要成員參政10年。[33]隨後在泰國各地爆發了數起示威抗議[34]。2020年10月15日,泰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27]。
行政區劃
[編輯]泰國全國共有77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6個「府」(จังหวัด,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7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เมือง,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級行政區劃,稱為「縣或郡」(อำเภอ,Amphoe)與「次區」(กิ่งอำเภอ,King Amphoe),根據2000年時的統計,泰國全國共有795個縣與81個次區。至於首都曼谷的次級行政區則與各府的次級行政區在命名上有點出入,稱為「เขต」(Khet),總數達50個。
經濟
[編輯]一般認為泰國經濟體是新興市場及新興工業化國家,依照購買力平價標準(PPP)泰國的2013年國內生產毛額達到6,730億美金[35],泰國在東南亞國家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依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泰國在東南亞國家排名在新加坡、汶萊與馬來西亞之後位居中間為第四名。
對於寮國、緬甸與柬埔寨周邊鄰國來說泰國是該區域的經濟體系中心,依據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泰國在2014年第三季失業率約0.84%。[36]
近期經濟歷史
[編輯]1985年至1995年間泰國的經濟發展是世界上最快的。1997年泰國的貨幣危機引發了亞洲經濟危機,泰銖對美元的比值從26:1降到56:1。1998年國民經濟下降了10%。
1999年開始泰國經濟開始得到恢復。其主要動力是出口及旅遊業。 據世界銀行最新的經濟體排名(2016年)顯示,其人均國民收入總值約為5894美元,屬中收入國家。貧富差距問題嚴重,而且泰國近年來常常政變,現今泰國在發展經濟同時,亦要面臨如何遏止政變發生的問題。
農業
[編輯]作為世界稻米市場的其中一個主要出口國,水稻是泰國最重要的農作物,其他主要農產品有魚類、木薯、橡膠、穀物和蔗糖。而加工食品如罐裝金槍魚、菠蘿和冷凍蝦的出口量也在上升。該國北部是黑象牙咖啡(Black Ivory coffee)出產地。
農業發展使失業率自1960年代超過60%下降到21世紀初不足10%[37]。在同一時期,食品價格減半,受飢餓影響的家庭從1988年的255萬個下降至2007年的41.8萬個,兒童營養不良的比例從1987年17%大幅降低到2006年7%[37]。這歸功於(一)政府在確保基建投資、教育和信貸獲取方面採取積極措施和(二)農務企業推行奏效的政策[37],幫助泰國轉型至工業化經濟[37]。
工業及製造業
[編輯]2007年,工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3.9%,但只僱用勞動人口的14%。工業在1995至2005年間平均每年增長3.4%。製造業是最重要的工業類別,2004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4.5%。
泰國成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市場的汽車製造中心。2004年汽車產量達到93萬台,超過2001年兩倍之多。豐田和福特是在泰國活躍的汽車製造商。汽車業擴張導致本地鋼鐵生產蓬勃。泰國的電子產業面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競爭,而紡織業面對中國和越南的競爭[38]。
旅遊業
[編輯]旅遊業對泰國經濟有顯著的貢獻,該行業受惠於泰銖貶值和國家穩定。2002年入境旅客1,090萬人次,較2001年1,010萬人次增長7.3%。泰國的旅遊業比重高於其他亞洲國家,通常佔國內生產總值6%左右,遊客前往該國的主要原因是海灘娛樂。雖然南部持續叛亂,但曼谷的遊客在過去數年大幅增加。
泰銖相對其他貨幣轉強,但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旅客對經濟作出貢獻。2007年,前往泰國的遊客人次有1,400萬左右。雖然賣淫在泰國是非法行為,但色情行業是該國旅遊業的一部分。
緩解貨幣危機、泰國經濟再度增長、2008年-2009年泰國政治危機後內部政治局勢相對穩定、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改變旅遊業前景。該國的外國旅客在2009年首六個月減少16%,但之後外國旅客的人數明顯增加。2009年旅客人數估計接近1,400萬名,較2008年下跌4%[39]。
關於「人妖」表演,據非官方的統計,泰國約有2%的男性透過人為的方式男變女,數量大約有 70 萬人左右,但一般相信實際數字可能更高[40]。
著名的旅遊景點:
世界遺產
[編輯]泰國有5處世界遺產,當中包括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素可泰歷史城鎮和相關歷史城鎮(文化遺產,1991年)
- 阿瑜陀耶歷史城市(文化遺產,1991年)
-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禁獵區(自然遺產,1991年)
- 班清考古地點(文化遺產,1992年)
- 棟巴耶延—考愛森林綜合體(自然遺產,2005年)
另外泰國和柬埔寨的邊界的柏威夏寺亦是世界遺產,其所有權處於雙方爭議中。
人口
[編輯]泰國全國共有20多個民族,有將近7000萬人口,泰族為主要民族,佔人口總數的75%。大約有14%的泰國人口是華裔,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馬來族是另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2.3%),其餘的少數民族包括高棉、孟族等民族。除此之外尚有京族,以及一些住在山上的部落,例如巴通族、嘎良族(著名的長頸族)、拉祜族、苗族、瑤族等,接近緬甸的山區有少數撣族人,這些人口大約為788,024人。
除此之外,泰國還有大量的來自其他亞洲地區、歐洲、北美等長期居住在泰國的人口,還有大量非法移民。不過由於泰國人口基數大,所以這些人口只占總人口的很小一部分。
以產業結構來分析,泰國的人口主要為農業人口,集中在稻米產地,即泰國的中部和東北、北方。隨著全球化進程,泰國也在工業化過程中,有大約31.1%的泰國人口集中在曼谷等大城市,而且在持續增長中。
主要城市
[編輯]少數民族
[編輯]泰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少數民族,也分佈在泰國不同的地區,各民族都有其各自的部落。泰國北區有著長頸族部落的居住,其民族在泰北有自由的生活圈,泰國政府不會干預並且遵重其傳統。長頸族服裝的特徵為脖子會繞著一圈圈的環,環的圈數愈多,表示愈漂亮。頸環只限於女生,男的則不用,女孩到了年齡約莫四、五歲左右就開始了環頸的傳統,且直到老去都將一直戴著它。
少數民族有他們各自的語言。最多的為在東北地區的寮語方言。在泰國南部,馬來穆斯林使用馬來語的方言亞維語。部分華裔泰國人也會使用各種漢語,其中以屬於閩南語的方言潮州話最多。
語言
[編輯]泰國的官方語言是泰語,用泰語字母,當中約5,000萬人視為母語[來源請求]。
宗教
[編輯]泰國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國家之一,大多數泰國人信奉佛教,佛教徒佔全國人口93%以上。不過泰國憲法中並未規定國教,而是保證公民的信仰自由。但憲法規定泰國君主必須是佛教徒。
佛教對日常生活產生強烈的影響。比丘長老非常受人們尊敬。因此,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寺廟(wat)都是社會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禪是佛教最普及的方面之一,有無數泰國人定期坐禪以提升內心的平靜和愉快。遊客也可以在曼谷的幾個中心或者國內的其他地方學習坐禪的基本原則。
泰國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為主,佔全國人口的4%。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西北克倫族)和印度教的信徒,但較佛教徒的人口有很大的相差,其僅佔總人口的1%左右。這些非佛教信仰者有完全的信仰自由,得到保障。
泰國華人
[編輯]早在清朝時,華人就已經來到泰國謀生,並漸漸融入當地。泰國歷史上建立吞武里王國的就是具有潮汕血統鄭昭。如今,鄭王像仍被泰國民眾虔誠地供奉。泰國華商主要來自於廣東潮汕地區。泰國的重要經濟支柱都由華人把持,不少大型企業都是由華商創辦。華人的經濟地位相比當地泰族原住民較為優越。但因為泰國是個佛教國家,住民淳樸,對華人沒有太多的種族對立。
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排華最輕微的,沒有像印尼那樣出現排華大屠殺和馬來西亞的種族衝突。但為切斷華人與母國的血脈聯繫,泰國政府禁止教授華文和使用華文。華人為求自保,都放棄原來的中國華語姓氏,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語文字來當作他們的新姓氏甚或採用當地姓氏。這運動後來稱之為「改姓名運動」,加上冷戰展開,泰國為防止共產主義擴散,對華人移民實施諸多限制。
隨著冷戰緩和及越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泰國在1975年7月1日建立外交關係,經濟合作日益增多,泰國允許恢復華文教學。泰國經濟的起飛,也吸引了大批華人到泰國發展。華人在今天的泰國經濟和政治中,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大部分已融入泰國社會。泰國總理塔克辛、艾比希、盈拉、賽塔、泰國最大的商業集團正大集團的創始人謝氏兄弟都是華裔,華商在泰國的經濟發展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教育
[編輯]泰國教育主要是由泰國教育部管理。學齡兒童必須就學,直到完成中學前三年的課程,這些學生可以就讀公立或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的學制分為小學六年的初等教育、以及中學六年的中等教育。少數偏遠地區學校的學制只包含六年小學和三年中學。
根據2014年的統計,泰國的整體識字率大約為93.5%。
文化
[編輯]表演藝術
[編輯]舞・戲曲
[編輯]孔劇(泰語:โขน)是泰國的傳統舞蹈文化的代表。在古代,只有男性才能參演孔劇,並且只會在王宮內進行演出。舞蹈演員會戴上華麗的假面面具,在解說員的解說後起舞,舞姿矯若游龍。現在亦有由女性擔任主角的孔劇,這種孔劇被稱為「女孔劇」(โขนผู้หญิง)。
孔劇融合多種藝術於一身。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孔劇是在哪一個時期產生的,但是在大城王國那萊王統治的時期,愛情長詩帕羅賦(泰語:ลิลิตพระลอ)中對孔劇的描寫,至少表明了在那個時期孔劇已經存在了。孔劇的名稱來自泰語詞彙「孔」(โขน),「孔」的來源尚未明確,但學界給出了四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說「孔」是一種用來自印度的皮革而製成的樂器,外表和形狀跟現代的鼓類似。 這種樂器曾經很流行,並且常用於當地傳統表演。因此,它被認為是在孔劇中演奏的其中一種樂器,孔劇因而得名。第二種解釋是說「孔」源於泰米爾語 「goll」 或者 「golumn」。在泰米爾語中,它表示的是性別,或者是與孔劇演員服裝類似的一種衣服及裝飾。第三種解釋是指「孔」來自一種在表演中會出現的玩偶。第四種解釋是指「孔」來自柬埔寨語,意為角色扮演。
孔劇的主角最初只能由男性飾演。女性只能扮演女神或者神明。然而,在現代,女性也可以出演猴子或者魔鬼角色。古時候,孔劇只在王室中表演。國王的兒子常常會扮演猴子或者是魔鬼。許多東南亞國家都有與孔劇類似的舞蹈,如緬甸、柬埔寨、寮國和馬來西亞等。與這些國家的舞蹈不同,泰國孔劇更強調舞蹈動作,舞蹈手勢能傳達出很多意思,而且特定的角色有著特定的手勢。孔劇需要演員從小開始接受舞蹈訓練,這是為了讓手腳靈活,從而使演員能夠做出各種複雜的動作,如猴子後空翻。
孔劇以史詩故事(主要是羅摩衍那)為基礎,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和角色。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國王拉瑪與十面魔王托薩之間的戰爭。十面魔王托薩搶走了國王漂亮的妻子悉達,在國王弟弟和神猴哈努曼的幫助下,國王打敗了魔王,救回了悉達。
在這個故事中,孔劇演員常分為以下四類:人類主角、女神、魔鬼或夜叉以及猴子。
音樂・電影
[編輯]泰國電影以恐怖片、鬼片為主,泰國鬼片世界知名,其恐怖程度能與日本的恐怖片相提並論,知名作品有《鬼影》《厲鬼將映》《鬼4虐》《13 駭人遊戲》《鬼肢解》《鬼宿舍》等。而例如《拳霸》《冬蔭功》《拳霸2》《拳霸3》等以泰拳為主題的動作片和《嚇鬼阿嫂》《初戀這件小事》《暹羅之戀》《愛我一下夏》《下一站,說愛你》《音為愛》《想愛就愛》等具有泰國風的泰國浪漫電影也在國際上流行。亞洲著名的泰國青少年系列,有如《因為我們天生一對》《特長生:畢業季》《禁忌女孩》《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等。泰國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泰國電影《模犯生》,在亞洲的票房已超過4,235萬美元。
泰國在音樂領域上,有「盧通歌曲女王」之稱的彭普萬·東詹等舞蹈藝術家[41],也有塔塔楊等泰國知名藝人。其音樂產業於2010年後期在亞洲崛起,有望成為繼韓國、日本、中國流行音樂後第四大亞洲主流音樂產業。當中韓國女團BLACKPINK泰國籍成員Lisa在國際間享負盛名。日本國民偶像女團AKB48的曼谷姊妹團BNK48除了在泰國獲得了空前成功,在亞洲偶像界中亦成為了矚目的新星。BNK48成員亦在各方面的發展,例如電影、綜藝和電視劇獲得了國際間的肯定和認可。BNK48在亞洲的成功亦使其在清邁推出泰國第二組AKB48的姊妹團CGM48,同時亦吸引了多間娛樂公司在泰國推出日系和國際性的偶像團體,包括Sweat!16以及4EVE。
飲食
[編輯]泰國菜的特點是講究酸、辣、鹹、甜、苦五味的互相平衡,通常以鹹、酸、辣為主並帶著一點甜,而苦味則隱隱約約在背後。首次嘗試泰國菜的外國人都會覺得味道很獨特,因為五種味道同時顯現在舌頭上,而且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特有的。泰國菜用調料的特點是整體來說善用椰奶、九層塔、香茅、泰國青檸(又稱青檸菜)和辣椒。
泰國人的正餐是以米飯為主食(米飯可以是泰國香米或糯米),佐以一、兩道泰式咖哩、一條魚或一些肉、一份湯和一份沙拉。順序並沒有甚麼講究。湯對泰國人來說是配飯的一道菜,著名的泰國湯有冬蔭功,分為清湯和加椰漿的濃湯。
由於泰國位於氣候潮濕和炎熱的熱帶地區,所以各種蔬菜和水果都極其豐富。北部有山河,南部有地峽,兩邊有海,而中部的田地肥沃,國家豐富的資源可以在國民的飲食中看得出。泰國菜色彩鮮艷而且名種出產都極為鮮味。
-
打拋豬肉拌炒飯
-
冬陰功面
-
巴南雞咖喱
大麻合法化
[編輯]泰國在2019年將醫療用大麻合法化,許多癌症化療、小兒癲癇、帕金森氏症、糖尿病、痙攣、焦慮和憂鬱症、失眠等患者可以協尋醫生得到治療方式。2022年6月9日,泰國將大麻除罪化,公民可合法持有和使用大麻,泰國成為亞洲首個將大麻除罪化的國家。
LGBT權利
[編輯]體育
[編輯]Ram Muay, 戰鬥前的儀式。 |
曼谷泰拳比賽。 | 播求,國際著 名泰拳從業者。 |
泰拳不僅是泰國的傳統國技,也是泰國最為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42]。
泰國在各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中所獲得的成績如下:
- 夏季奧運會:7金6銀11銅24枚(亞洲第8,世界前50)
- 亞洲運動會:109金148銀209銅463枚(第7)
- 夏季大運會:21金11銀30銅62枚(亞洲第6,世界第26)
- 世界運動會:1金2銀2銅5枚(亞洲第8,世界前60)
- 亞洲室內運動會:58金66銀89銅213枚(第2)
- 夏季青奧會:4金3銀7枚(亞洲第4,世界第14)
- 世界武搏運動會:4金3銀2銅9枚(亞洲第3,世界第7)
- 亞洲沙灘運動會:37金36銀28銅103枚(第1)
- 亞洲武藝運動會:21金17銀16銅 54枚(第1)
- 亞洲青年運動會:11金7銀2銅20枚(第3)
主要節慶
[編輯]日期 | 中文名 | 當地名 | 備註 |
---|---|---|---|
1月1日 | 新年 | Wan Khun Pee Mai | |
1月至2月間 | 春節 |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非法定假日) | |
2月 | 萬佛節 | Mahka Bucha | 泰曆3月15日 |
4月6日 | 卻克里里王朝紀念日 | Chakri | 紀念卻克里王朝的奠定 |
4月13日至4月15日 | 宋干節/潑水節/泰曆新年 | Songkran | |
5月 | 佛誕 | Vaisakh Bucha | 泰曆6月15日,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成道和出滅 |
5月1日 | 勞動節 | ||
5月5日 | 泰王登基紀念日 | 紀念蒲美蓬加冕 | |
5月10日 | 春耕節 | 祈求農業豐收的節日 | |
7月 | 佛祖開示紀念日 | Ansanha Bucha | 泰曆8月15日,紀念佛祖成道後向信徒講說之日 |
7月 | 守夏節 | Khao Phansa | 泰曆8月16日,是為期3個月的佛教齋戒期的首天 |
8月12日 | 母親節 | Mother's Day | 紀念現王后生日 |
10月13日 | 九世王紀念日 | 紀念蒲美蓬逝世日 | |
10月23日 | 五世王紀念日 | Wan Piyamaharat | 紀念朱拉隆功大帝逝世日 |
11月 | 水燈節 | Loy Krathong | 泰曆12月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
12月5日 | 父親節 | Father's Day | 紀念蒲美蓬生日 |
12月10日 | 憲法日 | Constitution Day | 紀念1932年立憲 |
12月28日 | 鄭皇節 | Taksin Day | 抗緬復國的民族英雄塔克辛大帝登基紀念日 |
註釋
[編輯]- ^ 又譯「暹邏」,按泰文原文音譯則為「暹」。
參考文獻
[編輯]- ^ Thai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orld Factbook.
- ^ John Draper; Joel Sawat Selway. A New Dataset on Horizontal Structural Ethnic Inequalities in Thailand in Order to Addr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0.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9-01, 141 (4): 284 [2020-02-06]. ISSN 0303-8300. S2CID 149845432. doi:10.1007/s11205-019-02065-4.
- ^ Article 67:
"The State should support and protect Buddhism. In supporting and protecting Buddhism, [...] the State should promote and support edu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harmic principles of Theravada Buddhism [...], and shall have measures and mechanisms to prevent Buddhism from being undermined in any form. The State should also encourage Buddhists to participate in implementing such measures or mechanisms."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Thailand (PDF). constitutionnet.org. [2017-10-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2-10). - ^ Population by religion, region and area, 2018. NSO. [2021-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 ^ 5.0 5.1 Thailand Population 1950-2023. [2023-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 ^ Thailand’s latest official population is 66,186,727 with more women than men. Thai PBS. 12 March 2021 [13 March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March 2021) (英語).
- ^ 7.0 7.1 7.2 7.3 Thaila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2-04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英語).
- ^ Gini Index. World Bank.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2).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22-12-15 [2022-12-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5)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23-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9).
- ^ Thailand and the World Bank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12-16., World Bank on Thailand country overview.
- ^ The Guardian, Country profile: Thai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April 2009.
- ^ Cœdès, George. Walter F. Vella , 編.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Trans. Susan Brown Cow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8. ISBN 978-0-8248-0368-1.
- ^ Ferlus, Michel (2009). Formation of Ethnonyms in Southeast Asia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11-19.. 4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November 2009, Chiang Mai, 2009, p.3.
- ^ Charles Eliot. 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Hinduism and Buddhism, An Historical Sketch, Vol. 3 (of 3) [EBook #16847].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21: Ch. xxxvii 1; citing in turn Footnote 189: The name is found on Champan inscriptions of 1050 CE and according to Gerini appears in Ptolemy's Samarade = Sâmaraṭṭha. See Gerini, Ptolemy, p. 170. But Samarade is near Bangkok and there can hardly have been Thais there in Ptolemy's time; and Footnote 190: So too in Central Asia Kustana appears to be a learned distortion of the name Khotan, made to give it a meaning in Sanskrit.
- ^ Thailand (Siam) History, CSMngt-Thai.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4-24.
- ^ 17.0 17.1 17.2 田禾, 周方冶 (編). 《泰国》.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9705452 (中文(中國大陸)).
- ^ 李盈慧,王宏仁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台北市:五南。2008年。21~23頁。ISBN 978-957-11-5381-0 (738)
- ^ 他信指派副總理奇猜行使泰國看守內閣總理職責. [2020-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 ^ 泰國憲法法院裁定4月2日大選無效. [2006-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泰國看守政府總理他信宣佈泰國進入緊急狀態. [2006-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8).
- ^ 存档副本.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存档副本.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24.0 24.1 存档副本.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 ^ 張秋來,凌朔,泰國舉行新憲法草案全民公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 ^ 沈敏,凌朔,泰國新憲法草案通過公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 ^ 27.0 27.1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泰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DW | 15.10.2020. DW.COM.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中文(中國大陸)).
- ^ 全球法规网-泰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 ^ Thailand's Constitution of 2017 (PDF). 國際勞工組織. 2019-01-29 [2023-08-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28) (英語).
- ^ 国际纵横:军方在泰国政治中的角色. BBC News 中文. 2014-05-24 [202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2) (中文(簡體)).
- ^ 主持法官就職儀式 泰王蒲美蓬罕見露面. [2018-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9).
- ^ A right royal mess. [200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7).
- ^ Thai student protester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New generation, new forms of resistance online |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www.apc.org.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 ^ ASEAN:Indochina, 關鍵評論網. 「在我們這一代結束它」 泰國爆發2014年政變後最大示威,抗爭者要求停止軍人干政.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07-20 [2020-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中文(臺灣)).
- ^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 World Factbook. US CIA. [2015-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5).
- ^ NESDB: Thailand facing unemployment problem. Pattaya Mail. 2014-11-25 [2015-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 ^ 37.0 37.1 37.2 37.3 Henri Leturque and Steve Wiggins 2010. Thailand's progress in agriculture: Transition and sustained productivity grow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cp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THAILAND TOURISM OVERVIEW FOR 2009 AND TOURISM GOALS AND TRENDS FOR 2010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9-27.
- ^ 說到人妖,為什麼總是首先想到泰國?. Yahoo News. 2019-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1) (中文(臺灣)).
- ^ FANS THRONG TEMPLE TO PAY TRIBUTE TO LUK THUNG LEGEND (VIDEO). khaosodenglish.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 ^ Sport in Thailand. khaosanroad. 2010-10-25 [2010-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泰文)泰王國政府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繁體中文)泰國觀光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泰文)泰國中央銀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泰文)泰國文化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泰文)更多來自泰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泰國旅遊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泰國旅遊指南(英文)
- (英文)《世界概況》上有關Thailand的條目
- (英文)開放目錄專案中的「泰國」
- (繁體中文)維客旅行上的泰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維基媒體的泰國地圖集
- OpenStreetMap上有關泰國的地理資訊
- 谷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