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詩經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詩經》,原名《》,係中國最早嘅集。《詩經》現存詩305首(另外重有6篇係得個名而內容冇料到,所謂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又叫《詩三百》。從起,儒家將佢奉為經典,嗰陣時開始就叫《詩經》。漢朝毛亨毛萇曾註釋《詩經》,因此呢個版本嘅詩又叫《毛詩》。《詩經》入面嘅作者絕大部分已經唔知係咩頭咩路。

《詩經》作品所涉及黃河流域,西起山西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流域。

[編輯]

成書

[編輯]

《詩經》中最早嘅詩,大概喺西周初期寫好,根據《尚書》所講,《豳風‧鴟鴞》係周公姬旦所作。最遲嘅作品喺春秋時期中寫,據鄭玄《詩譜序》,係《陳風‧株林》,跨越大概600年。

有關收集同埋編選《詩經》嘅記載,有『王官采詩』同埋『孔子刪詩』嘅講法︰

王官采詩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嘅使者喺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後畀天子睇,目的係了解民情。呢種講法大致可以相信。
孔子刪詩
呢種講法見於《史記》,據講原本有3000篇古詩,孔子根據禮義嘅標準編選其中300篇,整理出《詩經》。之不過,呢種講法靠唔住。《左傳》中記載孔子未到10歲就有定型嘅《詩經》。家下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同埋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亦有參與呢個整理嘅過程。

焚書

[編輯]

秦王政下令焚書,《詩》曾經消失於中土,討只存響記憶之中。秦亡漢起時,《詩》𩂇𩂇碎碎又畀人拎返出來。有啲係記憶抄寫,有啲係響舊宅度牆裏便搵到。最後經學者集合成書。漢尊崇儒家,將《詩》升到經嘅層次,所以叫《詩經》,是為《五經》之一。

四書五經

[編輯]

大宋理學家朱熹,重新審訂《詩經》,係《四書五經》一部份。

體例分類

[編輯]

關於《詩經》中詩嘅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大雅》、《小雅》、《》嘅四篇列首位嘅詩。『六義』就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係按唔同音樂同《詩經》分類,『賦、比、興』係《詩經》嘅表現手法。

風、雅、頌

[編輯]

》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來係樂曲嘅統稱。15組國風並唔係15個國家嘅樂曲,而係十幾個地區嘅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嘅樂歌,共160篇。國風係當時當地流行嘅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講,大多數係民歌。作者大多係民間歌手,但亦有個別貴族。

對於《》嘅認識有各種唔同嘅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係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嘅音樂,【雅】有【正】嘅意思,將這種音樂睇作【正聲】,意在表明同其他地方音樂嘅區別。亦有人話【雅】同【夏】相通,夏係周朝直接統治地區嘅稱呼。重有觀點認為,《雅》係指人人都明嘅典雅音樂。《雅》共105篇,分為《大雅》31篇同埋《小雅》74篇。《雅》多數係朝廷官吏同埋公卿大夫嘅作品,有一小部分係民歌。內容幾乎都係關於政治方面嘅,有讚頌好人好政嘅,有諷刺弊政嘅。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嘅詩。但係冇情詩

《頌》係貴族喺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治者功德嘅樂曲,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同埋《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係西周時嘅作品、多數喺周昭王周穆王時代之前寫;《魯頌》4篇,認為可能係魯僖公時嘅作品;《商頌》就被認為係春秋以前宋國嘅作品。

賦、比、興

[編輯]

『賦、比、興』係詩嘅表現手法。【賦】係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嘅經過。【比】係比喻,用一個嘢,比喻另一樣嘢。【興】係從一樣嘢,聯想去另外一樣嘢。

[編輯]

序分為《大序》同《小序》。大序相信係詩經一部份,而小序係後加嘅解詩,又叫毛詩序。

大序相傳係子夏所作,但亦有人唔同意咁講。

毛詩序

[編輯]

西漢初年,傳授詩經嘅主要有四家。一係魯國申公,一係齊國轅固,一係燕國韓嬰。但係呢三家著作除咗《韓詩外傳》,都已經唔喺度。另外一家係毛詩,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嘅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佢嘅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而家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唔可信。但係毛詩序對後人嘅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鍾意用入面嘅解釋。

詩目

[編輯]

[編輯]

周南》講嘅係東周洛邑以南,由周天子直接管嘅地方。計有《關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漢廣》、《汝墳》、《麟之趾》。

召南》講嘅係洛邑以西召國以南,由召公管嘅地方。計有《鵲巢》、《采蘩》、《草蟲》、《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靁》、《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騶虞》。

邶風》(邶讀背)講嘅係邶國,係衞國所管嘅地方。查實三監之亂再分封,邶地一早拼入衞。而《邶風》內容都係講衞,所以歷代都唔明點解要分出來,重排響《衞風》之前。《邶風》計有詩十九首,分別係《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

鄘風》(鄘讀庸)講嘅係鄘國,係衞國所管嘅地方。查實三監之亂再分封,鄘地一早拼入衞。而《鄘風》內容都係講衞,所以歷代都唔明點解要分出來,重排響《衞風》之前。《鄘風》計有詩十首,分別係《柏舟》、《牆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鶉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載馳》。

衞風》有《淇奧》、《考槃》、《碩人》、《》、《竹竿》、《芄蘭》、《河廣》、《伯兮》、《有狐》、《木瓜》。

王風》有《黍離》、《君子于役》、《君子陽陽》、《揚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車》、《丘中有麻》。

鄭風》有《緇衣》、《將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鷄鳴》、《有女同車》、《山有扶蘇》、《蘀兮》、《狡童》、《褰裳》、《》、《東門之墠》、《風雨》、《子衿》、《揚之水》、《出其東門》、《野有蔓草》、《溱洧》。

齊風》有《雞鳴》、《》、《》、《東方之日》、《東方未明》、《南山》、《甫田》、《盧令》、《敝笱》、《載驅》、《猗嗟》。

魏風》有《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

唐風》有《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聊》、《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秦風》有《車鄰》、《駟驖》、《小戎》、《蒹葭》、《終南》、《黃鳥》、《晨風》、《無衣》、《渭陽》、《權輿》。

陳風》有《宛丘》、《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墓門》、《防有鵲巢》、《月出》、《株林》、《澤陂》。

檜風》(檜讀潰)有《羔裘》、《素冠》、《隰有萇楚》、《匪風》。

曹風》有《蜉蝣》、《候人》、《鳲鳩》、《下泉》。

豳風》(豳讀濱)有《七月》、《鴟鴞》、《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小雅

[編輯]

《小雅》約莫十首一組,以第一首為目,目叫某某之什。當中《南陔》、《白華》、《華黍》三篇未搵得返。

鹿鳴之什》有《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車》、《杕杜》、《南陔》。十首之中,《南陔》己佚。

白華之什》有《白華》、《華黍》、《魚麗》、《由庚》、《南有嘉魚》、《崇丘》、《南山有臺》、《由儀》、《蓼蕭》、《湛露》。十首之中,《白華》、《華黍》兩首己佚。

彤弓之什》有《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車攻》、《吉日》、《鴻鴈》、《庭燎》、《沔水》、《鶴鳴》。

祈父之什》有《祈父》、《白駒》、《黃鳥》、《我行其野》、《斯干》、《無羊》、《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

小旻之什》有《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谷風》、《蓼莪》、《大東》、《四月》。

北山之什》有《北山》、《無將大車》、《小明》、《鼓鍾》、《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

桑扈之什》有《桑扈》、《鴛鴦》、《頍弁》、《車舝》、《青蠅》、《賓之初筵》、《魚藻》、《采菽》、《角弓》、《菀柳》。

都人士之什》有《都人士》、《采綠》、《黍苗》、《隰桑》、《白華》、《緜蠻》、《瓠葉》、《漸漸之石》、《苕之華》、《何草不黃》。

大雅

[編輯]

大雅約莫十首一組,以第一首為目,目叫某某之什。

文王之什》有《文王》、《大明》、《》、《棫樸》、《旱麓》、《思齊》、《皇矣》、《靈臺》、《下武》、《文王有聲》。

生民之什》有《生民》、《行葦》、《既醉》、《鳬鷖》、《假樂》、《公劉》、《泂酌》、《卷阿》、《民勞》、《》。

蕩之什》有《》、《》、《桑柔》、《雲漢》、《崧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瞻卬》、《召旻》。

周頌

[編輯]

清廟之什清廟》、《維天之命》、《維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將》、《時邁》、《執競》、《思文》。

臣工之什臣工》、《噫嘻》、《振鷺》、《豐年》、《有瞽》、《》、《》、《載見》、《有客》、《》。

閔予小子之什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載芟》、《良耜》、《絲衣》、《》、《》、《》、《》。

魯頌

[編輯]

》、《有駜》、《泮水》、《閟宮》。

商頌

[編輯]

》、《烈祖》、《玄鳥》、《長發》、《殷武》。

評價同影響

[編輯]

《詩經》深深影響中國嘅文學、語言、思想、政治。

孔子好鍾意《詩經》,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讀詩可澄清心靈,係最佳教化工具)、甚至「不學詩,無以言」。孔子認為,研讀詩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詩中嘅道理可以用嚟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

喺古代,《詩經》重有政治用途。春秋各國外交嗰陣,經常借唱詩或奏詩嚟表達一啲唔想講或者係想講又講唔出口嘅話,或者講咗出嚟會傷害到人嘅嘢,類似現今嘅外交辭令。

詩經係中國現實文學嘅先河。

現今有人研究詩經嚟比較古今音韻,發掘上古歷史。古今研究《詩經》嘅著述多到數都數唔晒。

參考

[編輯]
  • 楊伯峻,淺談《詩經》,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ISBN 7-5633-3938-8

出面網頁

[編輯]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