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權英語:Command of the sea, Thalassocracy),是一種軍事理論及地緣政治理論[1],指海軍兵力在一定時間、一定海域內所掌握的控制權。[2]自15-16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始,瀕臨海洋並利用海權優勢的國家,開展一系列社會政治以及軍事等活動,誰能掌握海洋就能成為強國,催生全球帝國主義,代表國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

歷史

編輯
 
馬漢,現代海權思想先驅。

參見:海軍#海軍思想

制海權的概念,自有海戰以來就已存在。若論將其概念形成詞源者,最早可追溯到修昔底德所提出,本義為「海上的權力」(Power of the Sea)。他並解釋為:「大海將賦予人權力,條件是人要知道如何征服與使用它。」[3]

海權時代

編輯

1615年英國海上冒險家華特·雷利曾撰文「誰控制了海洋,誰就能控制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誰就能控制世界財富,進而控制世界本身[4][5]。」

1890年起,馬漢發表《海權論》系列著作[6],他認為制海權是國家遂行海權運作的一部分[7],根據英國海軍發展與海洋霸權歷史,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十分重要,若一個國家要成為強國,必須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動之能力[8]:43-44;海戰最高原則為削弱乃至毀滅敵人艦隊,並可以由決定性海戰或對港口的封鎖達成;海權論引起了各國注意並廣為流傳[9]。另一位海軍思想家柯白英語Julian Corbett[10]則認為「海戰的目的必須經常是直接或間接地確實獲致制海權,並阻止對方獲致它」,亦提出了制海權必先掌握海上交通線,不論是在軍用,或者商用方面。[11]此後,西方海軍沿用揉合兩者的制海權戰略思想近50年[12],例如大艦巨砲主義

二戰後

編輯

古典海軍軍事理論,在戰術層面部分,多屬帆船時代至地理大發現間的海戰經驗分析。在如今軍事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於實戰上已經過時;然而,其核心概念的制海權,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概念,所以至今仍是海軍戰略研究的課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普遍已體認空權之重要,海軍若要對遠程目標進行任務勢必要擁有空中武力。雖然核子武器的出現一度使海軍被認為重要性變低,但軍事理論經過長時間的演進後發現,即使最終進行核子戰爭都不足以完全消除威脅與安全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派兵佔領敵人領土,而這項任務在當今空運進步的時代仍無法代替海運,海運的工作仍必須由海軍所完成[13],海權的重要性仍未降低。現今可根據在遠洋、近海和近岸進行作戰的能力分作藍水海軍綠水海軍褐水海軍

概念

編輯
  1. 海戰與陸戰不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闡明,世界上的所有海洋,除了當中某些條款規定的特殊海域外,任何國家均得共享,而陸戰的目標是擴大或保有領土所有權(不論敵方或我方)。所以制海權的目的,是藉由軍事力「奪取」他人在該海域一定時間內的使用權(如航行、鑽探、漁業等),以達到期間內控制該海域的目標。
  2. 海權與制海權不同:海權是非內陸國的國家都自然擁有的權利,差異在於因為國力影響下的強弱;制海權則否。
  3. 制海權不是零和對策:即使我方使敵方失去海上行動自由,不必然等於我方獲得海上行動自由,必須兩個要件都達成之後,才算真正獲得制海權,否則該海域的使用權歸屬仍然在不確定的爭奪狀態。[14]
  4. 完整的制海權,與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戰爭論》中提到的絕對戰爭英語Absolute war一樣,都是哲學的抽象概念,於現實中幾乎不存在。因為制海權的爭奪常處於長時間的膠着,且實際上即使掌控了一定區域的制海權,也不然代表一定可確保完整的海上行動自由,或使敵方完全無法在海上行動。[15]現實中常見的作為是「制海」與「海上拒止」。

制海程度

編輯
  1. 絕對制海(Absolute Control-Command of The Sea):即完整的制海權。我方在該海域有完全的行動自由,另一方則相反。
  2. 有效制海(Working Control):我方在該海域享有高度的行動自由,而敵方需冒着高度風險
  3. 爭奪制海(Control in Dispute):雙方都需擔負一定程度風險,為制海作戰時出現概率最高的情況。
  4. 敵方有效制海(Enemy Working Control):我方需冒着高度風險,敵方在該海域享有高度的行動自由。
  5. 敵方絕對制海(Enemy Absolute Control-Command of The Sea):即與絕對制海完全相反的狀況,我方失去制海權。[16][17]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在現代軍語對應為command of the sea,另一個同義詞為sea control。
  2. ^ 摘自《教育部國語辭典》,「制海權」條。
  3. ^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Essays赫伯特·羅辛斯基德語Herbert Rosinski德國戰史學者)著,Mitchell SimpsonⅢ編輯,1977年版,頁26。(英文)
  4. ^ (中文)《海權對大國興衰的歷史影響》,第2頁。
  5. ^ Walter Raleigh. A Discourse of the Invention of Ships, Anchors, Compass, &c.. [201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For whosoever commands the sea commands the trade; whosoever commands the trade of the world commands the riches of the world, and consequently the world itself. 
  6. ^ 字面譯為《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意譯為「海上權力史論」,故於軍事研究學者稱為「海權論」,如海權論與清末海軍建設理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皮明勇,刊於《近代史研究》,1994年02期。(簡體中文)
  7. ^ 另一部份是非軍事行動的海洋使用。如海洋資源開發、商業航運、中繼基地等。但實際上,在濱海國家之間,海洋控制與海洋使用權利的爭奪常為兩者同時存在。
  8. ^ 陸俊元. 地緣政治的本質與規律. 北京: 時事出版社. 2005. 
  9. ^ 馬漢在其著作中並未明確提及有「制海權」的字眼,而是提出瀕海國家應該擁有一個強大的艦隊來消滅敵方艦隊,以確保海上霸權與避免被封鎖的重要性等。詳見: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
  10. ^ Julian Corbett全名為朱利安斯塔福德科貝特,或譯朱利安柯白。約當與馬漢同時期,晚馬漢數年去世,是一個英國海軍思想家。
  11. ^ 摘譯自《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11年,第94頁。(英文)在這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可選擇其他格式的完整版自由版權下載頁面。
  12. ^ (中文)《海軍思想的發展》,第一章—論制海權,第29頁
  13. ^ (中文)《海軍思想的發展》,第七章—海權在未來全球戰爭中的任務,第180頁
  14. ^ 本章節內容參照自《論現代制海權》,〈一、制海權的基本理論〉,黃江,《中國軍事科學》,第16卷第2期(2003年),頁24-25。(簡體中文)
  15. ^ 七年戰爭#海上爭奪
  16. ^ 本章節參考自:我海軍「制海」思維之省思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李宏春,《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4卷第3期,2010年6月。(繁體中文)
  17. ^ 英文原文可見於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Essays赫伯特·羅辛斯基德語Herbert Rosinski著,Mitchell SimpsonⅢ編輯,1977年版,頁21-22。(英文)
  18. ^ 美軍為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創設的縮語為A2AD。詳見美國陸軍與「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永久失效連結]青年日報,2013/8/13。(繁體中文);另可參見反介入和區域拒止日語接近阻止・領域拒否條目。

參考來源

編輯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