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凱迪拉克V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adillac V series
公司類型品牌
成立2003
产业汽車工業
產品高性能車輛與引擎開發調教
服務開發與研究
所有權者凱迪拉克
母公司通用汽車
网站www.cadillac.com

凱迪拉克V系列(V series)並非單一車款,它是由通用汽車的性能部門為凱迪拉克特別調整的高性能車輛系列,每款經過調教的凱迪拉克將會在車款名稱前冠上「V」字,且皆為後輪驅動或全輪驅動,常見的車款如:CTS-VATS-V,另外房車賽、原型車賽也都將以V作為品牌特徵。

歷史

[编辑]

西元2000年,凱迪拉克進行品牌重塑,從車輛的名稱、外型、設計、產品定位等方面皆全面改革,在設計上,凱迪拉克提出了“藝術與科學”的設計語彙,象徵著積極與前衛,於是在2003年成立了性能部門,目的在於跳脫以往凱迪拉克為長輩品牌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輕族群,並以寶馬M Power 、賓士AMG 等日系及歐系車廠為競爭對手。

選擇字母「V」的涵義在於,凱迪拉克自1930年代推出V12V16引擎及系列車款後,取得相當大的成功,甚至鞏固了凱迪拉克對於高端消費市場的定位,隨後將V字母與廠徽標誌融合,象徵著V型引擎,一直到60年代皆是如此,於是將V型字母當作品牌標示象徵著凱迪拉克的動力精神。

第一代V系

[编辑]

CTS-V

[编辑]
2004 CTS-V

CTS-V 作為V系列第一款車,2004年推出,皆搭載了5.7L LS6 V8 引擎(達400匹馬力、6000rpm、395磅/英尺),六速Tremec T56手動變速器,14+ 的轉子以及Brembo 的四活塞制動卡鉗,在懸吊部分也有升級。之後在2006年和2007年的CTS-V搭載6.0L LS2 V-8 引擎,取代了逐漸被淘汰的LS6,但都擁有相同的HP和扭矩值(峰值扭矩高達400rmp)。

XLR-V

[编辑]
2005 XLR-V

V系列中的第二款車為XLR-V,2005年推出,為普通版XLR的性能化版本,與雪佛蘭 Corvette C6 為雙生車。XLR-V 使用4.4升V8機械增壓北極星引擎與六速自排,可產生 443匹馬力(330千瓦)和 414磅·英尺(561牛頓米)的紐距。配置方面則包括19吋輪胎、觸控式GPS導航、XM衛星收音機、全語音控制車機、Bose音響、定速,寶格麗製作的儀錶板、HID大燈、冷暖加熱真皮座椅、記憶座椅、鋁合金輪圈及木紋內飾。基本價格為98,000美元,到2008年達到101,300美元,成為通用汽車有史以來最貴的汽車之一。

STS-V

[编辑]
2007 STS-V

STS-V 為V系列中第三款車,2005年推出,與XLR-V同樣搭載4.4升V8機械增壓北極星引擎與六速自排,最大馬力469匹,扭距為39 磅⋅英尺(595 牛頓⋅米),壓縮比9.0 : 1。外觀方面同樣將水箱罩、保險桿、尾部都做了小修改,而內裝方面,STS-V 還與德國公司Dräxlmaier合作 (邁巴赫57/62的內裝同樣為該公司製作),提供了STS-V獨有的雙色烏木與探戈紅兩種顏色選擇。台灣方面則有限量11台的配額引進。2006-2009年間共售出約2500台左右。


第二代V系

[编辑]

由於金融海嘯及產品整治,XLR-V 及 STS-V 兩款車皆於2009年停產。同年凱迪拉克推出了第二代CTS-V,搭載著 6.2 升LSA V8引擎,與雪佛蘭Corvette C6 ZR1同顆。最大馬力高達556匹(415千瓦)和551磅⋅英尺(747牛頓米)的扭矩,六速手排(同時也有自排的選擇),六活塞Brembo卡鉗、壓縮比為 9.1 : 1,內裝標準配備包括:真皮座椅、橫向加速度計、19吋鋁合金輪圈、米其林Pilot Sport PS2輪胎、內建40GB硬碟供音響使用、LED 換檔提醒燈號;選配則有消光輪圈、天窗、導航、14向可調節的Recaro座椅。當年CTS-V的基本售價為59,995美元起,共計生產約 59,716輛[1]

另外,除了四門轎車版以外,還有雙門(Coupe)[2]與五門(Wagon)的變體[3],動力皆與轎車版相同,2009年CTS-V被CAR and DRIVER 雜誌評為十大最佳車款中。[4] 而根據通用表示,CTS-V轎車的0-100加速時間為3.9秒,雙門版及旅行車版本為4.0秒。四門版更是在紐伯林北環賽道上刷出7:59.32的單圈紀錄,成為史上最速量產四門轎車,直到2009年7月才被保時捷Panamera Turbo 以7:56的紀錄超越[5]

第三代V系

[编辑]

CTS-V

[编辑]
2018 CTS-V

第三代CTS-V 於2016年推出,搭載了與雪佛蘭Corvette Z06同顆 6.2升 LT4 V8機械增壓引擎,在6400轉時輸出最高馬力640匹(477 kW),扭距則在3600轉時630 磅.呎(854 牛頓米),在當時有四門Corvette的稱號,極速可達322公里/小時。重4,145磅(1,880毫克)。並配備了8速自動變速箱,0-100加速只需3.5秒。[6] 第三代CTS-V 於2019年正式停產,期間共計售出4700多台[7]


ATS-V

[编辑]
2015 ATS-V 四門

原先CTS-V是介於與寶馬3系5系之間,隨著汽車越做越大台,第三代CTS-V以與寶馬5系相同級距,於是凱迪拉克推出ATS-V,與寶馬M3抗衡,值得注意的是,ATS-V同時擁有四門及雙門版本(CTS-V僅有四門)。另外,ATS-V配備了3.6升 LF4 V6 DOHC 雙渦輪增壓引擎,產生464匹馬力(346千瓦)和445磅英尺(603牛頓米)扭距,百公里加速僅需3.7秒,並提供六速手排與八速自排選擇,同時也是凱迪拉克 V 系列性能車中第一台使用 V6引擎的車款。


V-sport

[编辑]

V-Sport 為一個選配選項,並非一款車型,如同福斯的R-Line、AMG Line、GR Sport等品牌,為外觀上性能套件的增加,從大型豪華房車 XTS、中型豪華房車CTS 以及 CT6 皆有 V-sport版本可供選擇,但於2019年-2020年車款停產後也隨之取消。

第四代V系

[编辑]

CT4-V

[编辑]
2022 CT4-V

於2019年5月30日推出了,為CT4的性能版,以取代先前停產的ATS-V ,除全車鍍鉻部分黑化、中網及車燈都有做燻黑化處理,同樣使用進階豪華版的2.7升直列四缸引擎,並提供10速自排、325匹馬力、0-100加速只需4.8秒,售價從49,895美元起。

CT5-V

[编辑]
2022 CT5-V

與CT4-V一同時間推出,為取代了CTS-VXTS V-Sport。CT5-V配置3.0升LGY雙渦輪V6引擎,10速自排,轉速於5400rpm時可產生360 匹(268 kW)的功率,而在2350-4000rpm時產生549 牛頓米的扭矩,0-100加速僅需4.9秒。美國2022年式起價為50,095美元。

CT6-V

[编辑]
2019 CT6-V

CT6-V 是凱迪拉克手工製造的 4.2升V8 Blackwing雙渦輪增壓引擎的車款,可產生550匹馬力(410千瓦)和640磅英尺(870牛頓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3.8秒。CT6-V 為全輪驅動,也是V系列中第一款使用全輪驅動的車款,更是有史以來第一款配備AWD的 V8 轎車。另外,多虧了超輕的OMEGA平臺、主動式後輪轉向和全輪驅動,CT6-V 也比同級距車款更敏捷與、靈活,目前已停產。

Blackwing

[编辑]

Blackwing 為凱迪拉克於2021年推出的車系,為V系列性能車的進階版,目前有兩個車款,分別為CT4-V與CT5-V。

CT4-V Blackwing 從 CT4-V 的2.7升進階成3.6升V6雙渦輪引擎,馬力上看至472匹,除10速自排之外更提供了6速手排選項,0-100加速更縮短至3.9秒  ,售價則從58,995美元起。而 CT5-V Blackwing為 CTS-V的後繼車款[8]。搭載6.2升V8機械增壓引擎,可產生668馬力(498千瓦)和659磅⋅英尺(893牛頓米)的扭矩,0-100加速更是縮短至3.4秒,標配6速手排(同時也有10速自排可供選擇[8])[9]

Escalade-V

[编辑]

凱迪拉克於2022年春季推出了 Escalade-V,為旗下全尺寸豪華休旅車Escalade的性能版,同樣分為標準版(5,382毫米)與長軸版(5,766毫米)兩個車型,動力皆為6.2升機械增壓V8,可輸出馬力682匹(6,000rpm)與885牛頓米扭力(4,400rpm),10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全時四輪驅動系統、主動式氣壓懸吊系統,0-100公里加速僅4.4秒,建議售價為149,990美元起[10]

V系賽車

[编辑]

凱迪拉克除了推出一般市售性能車款外,還有參加許多國內外賽事,並且針對不同賽事打造相關規格車款。

  • 凱迪拉克 SCCA CTS-V : 為2004-2007年北美SCCA挑戰賽賽車。搭載5.7升V8、自然進氣、500匹馬力、六速手排
  • 凱迪拉克CTS-V Coupe race car : 為2011年北美SCCA挑戰賽賽車。搭載 6.2升V8、機械增壓、556 匹馬力、六速手排[11]
  • 凱迪拉克ATS-V.R : 專為國際FIA GT3規格賽事而開發。搭載3.6升V6雙渦輪增壓、600匹馬力[12]
  • 凱迪拉克DPi-V.R : 專為北美IMSA WeatherTech跑車錦標賽開發。6.2升V8、中置引擎、自然進氣、600匹馬力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General Motors Passenger Car Production. gm.com. October 17, 2008 [December 24,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4). 
  2. ^ GM Media: New Cadillac Concept, CTS-V Coupe To Ring In The New Year. Media.gm.com. December 22, 2009 [October 3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Cadillac CTS-V Sport Wagon Show Car Debuts At The New York Auto Show (新闻稿). New York: General Motors. March 29, 2010 [December 8,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 
  4. ^ 2009 10Best Cars - 10Best Cars/Best/Worst Lists/High Performance/Hot Lists/Reviews/Car and Driver. Car And Driver. March 23, 2008 [May 10,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1). 
  5. ^ Porsche Panamera Laps Nurburgring in 7:56; Faster Than CTS-V - Wide Open Throttle - Motor Trend Magazine. Wot.motortrend.com. July 13, 2009 [April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30). 
  6. ^ Tingwall, Eric. 2016 Cadillac CTS-V: In-Depth with the Four-Door Corvette. Car and Driver. 2015-01-29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美国英语). 
  7. ^ >Cadillac V-Series Tech Center. Cadillac V-Net.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8. ^ 8.0 8.1 Vanderwerp, Dave. 2022 Cadillac CT5-V Blackwing Gets a Glorious 668-HP V-8 and a Manual. Car and Driver. Hearst Communications. 2021-02-02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6). 
  9. ^ Cole, Craig. 2022 CT5-V Blackw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Cadillac ever. Roadshow.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英语). 
  10. ^ 存档副本.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11. ^ Cadillac CTS-V Coupe Race Car. Asphalt Wiki.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英语). 
  12. ^ Cadillac ATS-V.R. GM Authority. 2014-11-17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13. ^ Cadillac Will Return to Le Mans in 2023 With Hybrid Prototype Racer. MotorTrend. 2021-08-25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英语).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