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卡拉曼

坐标37°10′55″N 33°13′05″E / 37.18194°N 33.21806°E / 37.18194; 33.2180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拉曼
基层政权
卡拉曼的防御工事
卡拉曼的防御工事
卡拉曼在土耳其的位置
卡拉曼
卡拉曼
坐标:37°10′55″N 33°13′05″E / 37.18194°N 33.21806°E / 37.18194; 33.21806
國家土耳其
行政區劃卡拉曼省
政府
 • 市长沙瓦錫·卡萊哲 (正發黨
面积[1]
 • 總計3,685.73 平方公里(1,423.07 平方英里)
人口(2012年)[2]
 • 市区141,630
 • 總計175,397
 • 總計密度47.6人/平方公里(123人/平方英里)

卡拉曼土耳其語Karaman)是土耳其中南部的城市,其位於中部安那托利亞地區托羅斯山脈一帶,距離大城科尼亞以南約100公里。卡拉曼同時也是土耳其行政区划卡拉曼省的首府。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該省的總人口為231,872人,其中的132,064人居住在卡拉曼市區[3][4]。省區的總面積為3686平方公里[5],平均海拔高度1,039 公尺。卡拉曼博物館英语Karaman Museum是當地最主要的觀光景點。

名稱

[编辑]

卡拉曼古稱拉蘭達(Laranda),在卢维语中意指「沙子」或是「沙地」,後為紀念卡拉曼侯國的統治者卡拉曼貝伊英语Kerîmeddin Karaman Bey而改名為卡拉曼[6]

歷史

[编辑]

在公元前6世紀,拉蘭達(希臘語Λάρανδα)屬於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勢力範圍,直到公元前322年,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將領佩爾狄卡斯在擊敗卡帕多细亚的國王阿里阿拉特一世以後,拉蘭達亦被佩爾狄卡斯所摧毀[7],當地淪為伊蘇利亞海盜盤據的據點。日後拉蘭達先後受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国所統治,直到12世紀初被塞爾柱王朝佔領。卡拉曼曾在1190年被紅鬍子腓特烈率領的日耳曼十字軍攻佔,並於1211年至1216年間歸由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所統轄。1256年,卡拉曼的穆罕默德一世英语Mehmet I of Karaman攻克拉蘭達,並將城鎮改名為卡拉曼,自1275年開始,卡拉曼成為安纳托利亚侯国政權之一卡拉曼侯國的首都。

1468年,卡拉曼侯國被鄂圖曼帝國征服後,鄂圖曼人於1483年將行省的首府遷至科尼亞。今日的城市保留了部分卡拉曼侯國年代修築的城池與壁壘,以及兩座清真寺與供人研讀古兰经伊斯蘭學校之遺跡。其中,清真寺內留存下來精緻的米哈拉布,現今已被移往伊斯坦堡市內磚鋪亭樓英语Tiled Kiosk附近的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裡保存。

卡拉曼為天主教會領銜教區英语Titular see[8]。詩人尤努斯·埃姆雷英语Yunus Emre晚年居住在卡拉曼,據信其逝世後被埋葬在尤努斯·埃姆雷清真寺(Yunus Emre Mosque)旁的墓地裡。1222年,蘇非派傳教士巴哈丁·韋萊德(Bahaeddin Veled)和他的家人們移居至卡拉曼當地,卡拉曼侯國的統治者為此特地修築了一座伊斯蘭學校供韋萊德一家棲身。韋萊德的兒子即是日後著名的偉大詩人鲁米,魯米年輕時與他的家人居住於卡拉曼,並和吉芙赫爾·哈屯(Gevher Hatun)結婚。1224年,魯米的母親去世,她死後與其親屬們一同被埋在阿克泰克清真寺(Aktekke Mosque)內,該清真寺是由阿拉丁·阿里貝伊英语Alaattin Ali of Karaman所建造,用以取代原本建於1370年中世紀時期的舊伊斯蘭學校。

著名人物

[编辑]

圖集

[编辑]

氣候

[编辑]

依據柯本气候分类法,卡拉曼當地屬於半干旱气候,夏日炎熱乾燥,冬季寒冷而多雪。

卡拉曼 (1960-2012)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1.2
(70.2)
20.5
(68.9)
28.7
(83.7)
32.3
(90.1)
34.3
(93.7)
36.9
(98.4)
40.4
(104.7)
40.4
(104.7)
36.4
(97.5)
33.2
(91.8)
25.7
(78.3)
22.3
(72.1)
40.4
(104.7)
平均高温 °C(°F) 5.4
(41.7)
7.0
(44.6)
12.3
(54.1)
18.0
(64.4)
23.0
(73.4)
27.7
(81.9)
31.1
(88.0)
31.0
(87.8)
27.1
(80.8)
20.8
(69.4)
13.5
(56.3)
7.6
(45.7)
18.7
(65.7)
日均气温 °C(°F) 0.4
(32.7)
1.6
(34.9)
6.0
(42.8)
11.3
(52.3)
16.1
(61.0)
20.4
(68.7)
23.5
(74.3)
22.9
(73.2)
18.5
(65.3)
12.8
(55.0)
6.7
(44.1)
2.6
(36.7)
11.9
(53.4)
平均低温 °C(°F) −4.0
(24.8)
−3.0
(26.6)
0.2
(32.4)
4.8
(40.6)
8.5
(47.3)
12.2
(54.0)
15.0
(59.0)
14.4
(57.9)
10.0
(50.0)
5.7
(42.3)
1.0
(33.8)
−1.7
(28.9)
5.3
(41.5)
历史最低温 °C(°F) −25.8
(−14.4)
−28.0
(−18.4)
−20.2
(−4.4)
−8.3
(17.1)
−2.2
(28.0)
3.4
(38.1)
6.4
(43.5)
5.6
(42.1)
−1.0
(30.2)
−5.4
(22.3)
−21.2
(−6.2)
−26.1
(−15.0)
−28.0
(−18.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1.6
(1.64)
35.6
(1.40)
36.2
(1.43)
37.1
(1.46)
36.7
(1.44)
21.0
(0.83)
4.6
(0.18)
4.2
(0.17)
6.9
(0.27)
27.5
(1.08)
33.0
(1.30)
45.5
(1.79)
329.9
(12.99)
平均降雨天数 10.2 10.0 9.5 8.4 8.7 4.9 1.5 1.1 1.8 6.1 7.0 10.2 79.4
月均日照時數 111.6 126 201.5 237 313.1 363 403 378.2 315 235.6 168 108.5 2,960.5
数据来源:Devlet Meteoroloji İşleri Genel Müdürlüğü [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Area of regions (including lakes), km². Regional Statistics Database. Turkish Statistical Institute. 2002 [2013-03-05]. 
  2. ^ Population of province/district centers and towns/villages by districts - 2012. Address Based Population Registration System (ABPRS) Database. Turkish Statistical Institute. [2013-02-27]. 
  3. ^ Turkish Statistical Institute.Census 2000, Key statistics for urban areas of Turkey.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2). (in Turkish)
  4. ^ GeoHive.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Turkey's administrative units.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9). 
  5. ^ Statoids.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districts of Turkey. [2008-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4). 
  6. ^ Bilge Umar. Türkiye'deki Tarihsel Adlar. İnkılap Kitabevi, 1993. ISBN 975-10-0539-6.
  7. ^ Diodorus Siculus 18.22.1-2
  8. ^  Laranda. 天主教百科全书.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9. ^ 9.0 9.1 Suda Encyclopedia, §nu.261.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外部連結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