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灣民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民謠排灣語:pinuitaiwan a na taqaljaqaljan a senay;臺羅: Tâi-uân bîn-iâu)是流傳在台灣的眾多民歌謠,集結許多傳統文化與鄉土氣息的歌謠,是由台灣社會文化、生活內涵、與民族習俗所合成的歌謠。多數的民謠都是經由民間集體創作而成,並經由口語代代相傳,因此內容與台灣社會傳統有著相當大的關聯。由於多數歌謠都是經由口傳,所以許多民謠都無從考據作者。

分類

[编辑]

種族與語言

[编辑]

台灣民謠可以依照種族語言來分為:

原住民族民謠為由臺灣原住民族所流傳的民謠,雖然原住民族人口只約占總人口的2%[1],但是原住民族的音樂量佔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以分布於花蓮臺東阿美族為首。阿美族的民謠最為豐富,音樂旋律與節奏性格明顯,較多數人為接受,因此平時最常聽到的原住民族民謠便以阿美族民謠為主。

客家民謠亦稱為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依照其曲調性質可以分為老山歌、山歌仔、平板調等三類:老山歌與山歌仔是較為粗野的樸拙古調;平板調則為前兩者改良之後較為美化的歌調。近年則有客語流行音樂豐富了客家民謠的內涵。

臺灣閩南話民謠是在台灣最為風行的民謠,這是因為台灣人口中說臺灣閩南話的人佔最大比例,因此以臺灣閩南話唱的民謠具有最高的可見度,亦被最多人了解傳唱,例如褒歌

傳統與創作民謠

[编辑]

台灣歌曲可粗分為傳統民謠與創作歌謠。

傳統民謠為作者、創作年代、產生緣由都難以加以考據的歌曲,通常帶有濃厚的民族或鄉土性,這些即是台灣民謠的一部分。創作歌謠則是創作來源資料可考的歌曲,而其下又可以細分為流行歌曲藝術歌曲:流行歌曲是隨著時代的潮流轉變,以迎合大眾口味的歌曲為主;藝術歌曲則是詞曲皆非常講究藝術上的意境,格局較為嚴肅的歌曲,不過台灣歌曲的這一部分尚未有系統性的建立。

流行歌曲與藝術歌曲之中更可分為本土風格與非本土風格,而本土風格的歌曲由於納入了傳統民謠的精神,因此亦帶有鄉土風格,而稱之為「創作鄉土歌謠」,所以與傳統民謠一起稱為台灣民俗歌謠,即台灣民謠。有很多老歌,例如《望春風》、《燒肉粽》、《補破網》、《月夜愁》、《秋風夜雨》、《港都夜雨》、《黃昏的故鄉》等在二戰前後,民眾喜歡聽而開始流行的歌曲,雖非傳統民謠,但是因為歌曲內涵訴說人們當時的心情環境,因此到今天仍受到大眾的歡迎,這些流行老歌亦被大眾視為台灣民謠的一部分。

從日本歌曲改編的台灣流行歌謠

[编辑]

許多由台灣人翻唱、重唱或再創作的東洋歌曲亦是台灣流行歌謠的一部分,例如《心所愛的人》與《一隻小雨傘》、《丟丟銅》等。

註釋

[编辑]
  1. ^ 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 [200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參考文獻

[编辑]
  • 簡上仁. 說唱台灣民謠. 簡上仁出版. 1987年6月. OCLC 82179706. 

參閲

[编辑]

相關連結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