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坎兒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兒井

坎兒kǎnr[1]波斯語قنات‎/کاریز‎) ,又稱坎爾井。坎兒,意穴,為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起源於前1千紀的波斯,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為中心,東至中國新疆(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西至摩洛哥。坎兒井在阿曼被稱為法拉吉(阿拉伯语:فلج‎)。

中国

[编辑]
坎爾井地下水利工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吐鲁番市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
编号6-1077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史載漢代就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稱之井渠法[2]。吐鲁番七克台鎮的60多道坎兒井多為清代林则徐興建的,人稱林公井[3]。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垻四部份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豎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污染。澇坝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据史料记载,新疆坎儿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4],鼎盛时期曾多达1700多条,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古代三大工程[5]。目前仍然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2006年,“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5]。2016年,伊朗將坎兒井申報世界遺產成功[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728. 
  2. ^ 《史记·河渠书》:“武帝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3. ^ 林则徐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月19日日记:“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新疆图志》卷一百一十四:“林则徐……尤以创凿吐鲁番坎水为最。”
  4. ^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提到汉代吐鲁番地区已有坎儿井。
  5. ^ 5.0 5.1 新疆的高科技+土专家保护"地下运河"坎儿井. 新华网. 2009-03-23 [200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5) (中文(简体)). 
  6. ^ 1506.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