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婺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婺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婺剧《白蛇传》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江山市
分类传统戏剧
序号711
编号项目Ⅳ—110
登录2008年

婺剧,为浙江省的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金华及周边地区。其名字來源説法存疑,最流行的一種是其得名于金华的古称婺州。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天津时调等六个不同的声腔[1] 。代表性剧目有《孙膑与庞涓》、《黄金印》、《三请梨花》、《西施泪》等。著名演员有徐汝英周越先郑兰香徐凤仙等。目前的主要演出团体有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东阳市婺剧演出有限公司、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等。

历史

[编辑]

婺剧在1950年代開始作為独立、完整的剧种出現,最早的相關研究也始于此時,即1950年11月蒋风、沈瑞兰在上海《戏曲报》三卷第六期發表的《婺剧介绍》[註 1]。但其名稱來源仍然存疑,雖然最流行的説法是其來自于金华的古称婺州,但當時出現的許多新劇種都是以行政区域划分來命名的,而最早的職業“婺剧团”是1950年11月19日創立的、由龙游戏班“周春聚”改編成的 “衢州实验婺剧团”,此時的龙游隸屬衢州专署而不是金华专署。在此之後才有金华“新新舞台”改編的“金华专区实验婺剧团”。[2]

此外,在婺剧出現之前,金華和衢州一帶存在著所謂的“金华戏”,有時候這被部分學者當成婺剧的源頭。但這一説法也不準確,因爲當時所謂的“金华戏”指的是今婺剧中的徽戏,其僅為婺剧中並不特別重要的一部分。浙江婺剧团演員徐汝英曾說,當地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金华戏”之名,也很少有人會把它當作婺剧。[2]

1960年3月18日晚,毛泽东在杭州饭店小礼堂观看了婺剧折子戏《牡丹对课》。《牡丹对课》原名《三戏白牡丹》,周恩来曾三次观看了演出。毛泽东说:这个戏应该推荐给更多的人看;这个戏虽然只有30分钟,但是意义很不错,人定胜天。

注釋

[编辑]
  1. ^ 洪波的《婺剧简史》中误作1952年的第五卷第六期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郭克俭. 都市乡戏:新见20世纪初婺剧海上搬演史料人文叙事. 《中国音乐学》2016年第3期. [201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2. ^ 2.0 2.1 傅谨,《婺剧:腔调与剧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外部連結

[编辑]
  • 婺剧,金華市政府官網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