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俊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俊承(英語:Lee Choon Seng;1888年—1966年6月5日)是新加坡独立前时期的企业家与慈善家,他创立了若干企业,并在马来亚耕种橡胶园,开办诸华社银行。他同时也于新加坡数个华社组织,尤其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担任领导职务,并且支援孙中山在中国的革命事业。除此之外,李俊承为在新加坡推广佛教,亦建立了数个佛教机构,其中就包括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佛教总会报恩寺。2008年,怡和轩俱乐部特建纪念堂,以缅怀李俊承的人生及对社会的贡献。[1]

早年与个人生活

[编辑]

李俊承于1888年在中国福建省泉州府永春县出生,有一个继哥哥和一个妹妹。[2]其父李立齋(Lee Lip Chai)为谋求财路,移民到马来亚的森美兰州,在当地跑马车、开杂货店,还建会馆、办学校,[3]李俊承随后也到当地与父亲共同管理家业、做慈善。[4]他儿时受傳統道教的浸濡,成年的时候轉信佛教,光明山普觉禅寺的住持宏船法师英语Hong Choon是他的精神导师。[5]他结过两次婚,膝下有至少15个孩子。[6]

业务

[编辑]

献身华社

[编辑]

支援孙中山

[编辑]
位于新加坡大人路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李俊承忠于国民党,曾多次与同仁在大人路(Tai Gin Road)的双层别墅晚晴园秘密接见孙中山,也协助南洋华人筹募资金,支援国民党对抗日本中共[7]1937年,李俊承和另五位华社领袖将晚晴园购下,以保留这个历史遗迹。[8]晚晴园后来转手给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其负责将之翻新,助升格为国家古迹(今命名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9]

华社组织

[编辑]

献身佛教

[编辑]

报恩寺

[编辑]

二战期间,许多日军、英军与平民在推迁山巴西班让战役中的交火与轰炸中丧命。李俊承听了宏船法师的建议后,向英殖民政府买下那座山,有意建造一座佛寺来供奉地藏菩萨,以让这些“亡灵”可以“脱离苦海”。1950年,占地4360.7平方米的报恩寺注册成为无股份的有限公司,[10]李俊承也在1954年4月为其主持开幕仪式。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编辑]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于1943年成立,会员约100名,多数是华社的精英分子。李俊承捐出布莱路(Blair Road)26号的双层建筑物作为办事处,也为其家具及开销贡献1000新元。[8]到了1946年,居士林的会员人数已增至2000人,后来就搬到了金炎路(Kim Yam Road)17号的现址。

新加坡佛教总会

[编辑]

战后,新加坡的佛教寺庙与佛教徒剧增,每间庙都各自管理自己的事务,李俊承邀请各华人庙宇派代表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商讨统一组织的成立。故新加坡佛教总会于1949年10月30日注册成立,由李俊承担任会长,宏船法师担任副会长。[11]佛教总会成立的前十年,最为显著的功绩包括:成功争取政府于1955年将卫塞节列为公共假日、获政府批准,在蔡厝港路建设占地0.45平方公里的佛教坟场、管理菩提学校弥陀学校等等。[11]

鹿野苑的中国寺庙

[编辑]

1930年代初,李俊承获悉,Tao Chiai法师有意修复唐朝皇帝在公元8世纪于鹿野苑(佛祖在觉悟后首次讲授佛法的地方)建立的中国寺庙。不过,那位法师未能完成此任务就过世了,其弟子持续了这项计划。李俊承个人资助了这项计划,并同其弟子迁往印度,同时带来一名英国工程师,协助与评估修复工作。有关寺庙迄今仍耸立于鹿野苑,名字就叫作鹿野苑的中国寺庙。[12]

辞世与纪念

[编辑]
李俊承的一生与社会功绩,今仍于怡和轩所设之展览中纪录

1966年6月5日,李俊承于巴西班让路的家中辞世。2008年11月9日,位于武吉巴苏路的怡和轩在底层特设纪念堂(名为先人纪念堂),以缅怀李俊承的人生及对社会的贡献。[1][13]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1.0 1.1 Serene Luo, "Hall of fame for pioneers of finance", The Straits Times, 10 November 2008.
  2. ^ Lee, "Historical data on Lee Choon Seng".
  3. ^ Lee, "Lee Lip Chai".
  4. ^ Lee, "Acts of Philanthropy in China".
  5. ^ Lee, "His Contribution to Buddhism".
  6. ^ "Leading Singapore banker dies at age 82", The Straits Times, 6 June 1966.
  7. ^ Lee, "Supporter of the Kuomintang and Dr Sun Yat Sen".
  8. ^ 8.0 8.1 Ong, "Chinese Mahayana Lay organisations", pp. 49—50.
  9. ^ "From Villa to Memorial", The Straits Times, 25 February 1995.
  10. ^ "Poh Ern Shih: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7-14.", Poh Ern Shih.
  11. ^ 11.0 11.1 Ong, "Formation of the Singapore Buddhist Federation", pp. 87—8.
  12. ^ Lee, "The Chinese Temple in Sarnath".
  13. ^ 信息从先人纪念堂现场获得

参考书目

[编辑]
  • Ong, Y.D. Buddhism in Singapore—A Short Narative History. Singapore: Skylark Publications. 2005. ISBN 981-05-2740-3. 
  • Lee Boon Siong (2007). "History of Lee Choon Seng"—Poh Ern Shih Heritage Exhibition. Singapore: Poh Ern Shih.
  • Cui, Guijang.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Past and Present. Singapore: Select Books. 1994. ISBN 9971-0-0401-1.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