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
郑刚(1918年7月—2001年9月9日),原名毛青云,河南鄢陵人,汉族。中共八大代表。
生平
[编辑]郑刚生于鄢陵县彭店镇汪庄村,父亲是小学教员。随父亲读完小学后1931年考入开封私立中学,1932年转到扶沟县吕潭中学,次年毕业并考入商丘高中。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商丘后,郑刚与同学上街游行,次年因进行抗日宣传被勒令退学,但仍继续活动,当年被捕,投入河南第一监狱。1937年2月保释出狱后奔赴陕北找红军。途经山西太原时,由老同学穆欣介绍,加入地下党领导的太原国民师范民训团第六队当学员。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师范民训团与国民党军官教导团合编为“青年抗敌决死队”;9月,郑刚任决死队第四总队指导员,不久调任重机枪连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次年任第三总队营教导员。1939年冬,在山西沁源参加由薄一波授课的马列主义哲学训练班。1940年8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1941年4月学习结束后,受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三军做地下工作,组建起太岳游击支队,任支队政委。1945年夏,调任晋冀鲁豫第四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1947年夏,随部进入叶县旧县镇。1948年2月成立起中共叶县委员会,郑刚任书记。同年8月,组建叶县独立营,郑刚兼任政委。1948年12月,郑刚奉命返回部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民运部长。1949年随部队西进,到昆明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政委。1950年3月至1956年4月,兼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中共保山地委纪委书记。1956年4月至1957年3月,任中共德宏地委书记。其间1956年5月至1957年7月,当选为德宏州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1956年12月,周恩来、贺龙在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时,由郑刚陪同其视察村寨。1957年3月,调任云南省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兼农办主任和党组书记。1958年12月至1960年3月,又调任中共德宏地委第一书记。1960年4月,调任中共大理地委第一书记,1962年12月书记处撤销,改任地委书记至1964年10月[1]。在1965年开始的大理州“大四清”运动中,郑刚被列为重点批斗对象。“文革”期间,又被打成“三反分子”。1978年平反。1980年任云南省侨务办公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9月离休。2001年9月9日病逝于昆明,享年83岁。[2][3][4][5]
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大理州历史·第二卷(1950-1978).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0: 337–338. ISBN 978-7-222-19874-6.
- ^ 中共平顶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 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干部——介绍郑刚. 平顶山市中共党名人物·第一卷. 1987: 166–177.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德宏州委员会编.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协志.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 253. ISBN 7-5367-3080-2.
- ^ 鄢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鄢陵县志.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 542. ISBN 7-310-00339-X.
- ^ 沈玉泉主编. 保山纪检监察志.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8: 391. ISBN 978-7-5367-3909-3.
中国共产党职务 | ||
---|---|---|
前任: 王以中 |
中国共产党保山地方委员会书记 1950年3月-1956年4月 |
机构撤销 |
前任: 康长征 |
中国共产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书记 1956年4月-1957年3月 |
繼任: 赵善卿 |
前任: 赵善卿 |
中国共产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8年12月-1960年3月 |
繼任: 赵善卿 |
前任: 欧 根 |
中国共产党大理地方委员会第一书记 1960年4月-1962年12月 |
繼任: 郑 刚 |
前任: 郑 刚 |
中国共产党大理地方委员会书记 1962年12月-1964年10月 |
繼任: 邵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