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来西亚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人
Rakyat Malaysia
மலேசியர்கள்
Malaysia People
總人口
约 34–35百万人
(海外马来西亚籍人數 1,730,152)[1]
分佈地區
 马来西亚   35,014,000(截止2017年)
(不包括海外马来西亚籍人數)[2]
 圣诞岛
少數民族
More than 981[3]
 新加坡952,261[1]
 孟加拉国206,244[1]
 澳大利亞174,136[1]
 英国84,638[1]
 美国77,647[4][1]
 汶萊52,001[5][6][1]
 中國大陆(不含26,248[7][1]
 加拿大25,337[1]
 新西兰17,464[1]
 印度12,228[1]
 日本9,526[8][1]
 利比亞8,404[1]
 德国5,676[1]
 愛爾蘭4,595[1]
 荷蘭4,036[1]
 巴西2,608[9]
 印度尼西亞2,363[1]
語言
马来西亚语言
馬來語英語、各種漢語坦米爾語、其他語言)
宗教信仰
马来西亚宗教

马来西亚人,常簡稱為大馬人[註 1],指的是和马来西亚國籍相關的人。而关联可能是在居住、法律、历史方面。对于大多数马来西亚人来说,此类联系中都存在(通常是所有),并且象征一个人是马来西亚籍公民。虽然大多数马来西亚籍國民都是居住在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公民,可是非马来西亚籍公民和海外马来西亚籍也可以被视为马来西亚公民。[10]

马来西亚籍包括了各种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不同国籍的人民,也因如此,马来西亚多数不把國籍认同与族群认同画上等号,而是把国籍认同体现在承认自己为馬籍公民。多数马来西亚籍公民都是移民和移民的后裔。在经过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长期殖民,许多移民期在近5个世纪不断出现,许多非原住民也在这里建立家园。

自1948年马来亚联邦建立以来,当地居民逐渐希望从大英帝国独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马来半島希望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愿望。

人口

[编辑]

截止2010年,马来西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4%,多数依靠移民让社会发展和增加人口。现在大约30%的马来西亚籍國民是马来西亚第一或第二代移民,和20%在2000年之后出生的马来西亚籍國民不是在马来西亚領土出生的。据预测,2031年,超过一半大过15岁的马来西亚籍國民都是在外国出生或是有外国出生的父母。根据2010年马来西亚人口普查马来西亚土著占马来西亚总人口28,334,135人中的17,523,508人或61.85%。

公民资格和海外马来西亚籍國民

[编辑]

种族祖先

[编辑]

族群和公民

[编辑]

2010年马来西亚聯邦人口普查是根据国内事务技术委员会(IATC)附录1进行种族分类。IATC是一个负责协调和监督马来西亚统计局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的标准守则、分类和定义的实施使用的委员会。为了列表和分析目的,马来半岛、沙巴、纳闽和砂拉越各种族群体,按区域划分的主要民族如下:

馬來半岛 沙巴和纳闽 砂拉越
马来西亚公民
馬來西亞土著

马来西亚马来人

土著

马来
卡达山-杜顺
巴瑶
姆律

土著

马来
伊班
比达友
马兰诺

其他土著

  • Negrito
  • Senoi
  • Melayu Asli / Proto-Malay
  • 巴瑶
  • Balabak / Molbog
  • 比达友
  • Bisaya / Bisayah
  • Bukitan
  • Bulongan
  • 杜顺
  • 伊班
  • Idah / Ida'an
  • Iranun / Ilanun
  • Jawi Peranakan
  • Kadayan / Kedayan
  • 卡达山
  • Kajang
  • Kanowit
  • Kayan
  • Kejaman
  • Kelabit
  • Kenyah
  • 克里斯坦
  • Lahanan
  • Lisum
  • Lugat
  • Lun Bawang
  • Lundayuh / Lundayeh
  • Malay Bruneian
  • 马兰诺英语Melanau
  • Murut
  • Orang Ulu
  • Orang Sungai / Sungoi
  • 本南
  • Punan
  • Rungus
  • Sabup
  • Sekapan
  • 暹罗
  • Sian
  • Sipeng
  • Suluk / Tausug
  • Tabun
  • Tagal
  • Tanjong
  • Tidung
  • Ukit
  • 其他沙巴土著
  • 其他砂拉越土著

非土著
馬來西亞華人

  • 广府
  • 福州
  • 海南
  • 兴化
  • 福建(閩南泉漳)
  • 客家
  • 广西
  • 潮汕(潮州)
  • 峇峇娘惹
  • 其他华人

马来西亚印度人

其他

  • 阿拉伯
  • 孟加拉
  • 缅甸
  • 柬埔寨
  • 科科斯群岛
  • 菲律宾
  • 印尼
    • 亚齐
    • Banjarese
    • Batak
    • 武吉斯
    • 爪哇
    • Mandailing
    • 米南嘉保
    • 巽他
  • 日本
  • 韩国
  • 尼泊尔
  • 巴基斯坦
  • 泰国
  • 越南
  • 其他亚洲国家
  • 英国
  • 丹麦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爱尔兰
  • 意大利
  • 苏格兰
  • 西班牙
  • 其他欧洲国家
  • 非洲
  • 美洲
  • 澳洲
  • 新西兰
  • 欧亚
  • 其他国家
非马来西亚公民
(包括永久居民)
  • 非裔馬來西亞人
  • 阿拉伯裔馬來西亞人
  • 孟加拉裔马来西亚人
  • 缅甸裔马来西亚人
  • 帝汶裔马来西亚人
  • 菲律宾裔马来西亚人
  • 印度人
  • 印度尼西亚裔马来西亚人
  • 伊朗裔马来西亚人
  • 日裔馬來西亞人
  • 韩裔马来西亚人
  • 尼泊尔裔马来西亚人
  • 巴基斯坦裔马来西亚人
  • 斯里兰卡裔马来西亚人
  • 泰裔馬來西亞人
  • 越南裔马来西亚人
  • 难民 / Refugee Article 1/1951 / United Nations Specialised Agency / United Nations Organisation / Unspecified Nationality
  • 无国籍 / Stateless Person Article 1/1954
  • 其他国籍

文化

[编辑]

语言

[编辑]

马来西亚共有137种使用中的语言,[11] 其中41个可在半岛找到。[12]马来语普遍称标准马来语是聯邦官方语言,而英文可被视为实际行政语言。土著使用各种南島語系南亚语系语言,其中一小部分语言和壯侗語族克里奧爾語相似。马来西亚籍华人主要使用中国大陸南方的汉语变体。其中更可分为多种种类如粤语官话閩台片閩南語潮汕話客家语海南话福州话淡米尔语是马来西亚籍印度人的通用语言,也有部分印度人使用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旁遮普語语言。

宗教

[编辑]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Malaysian population by religion, 2010.
馬來西亞宗教分佈(2010)

马来西亚享有宗教自由信仰自由,而马来西亚聯邦官方宗教则为伊斯兰教[13]根据2010年数据,马来西亚的种族和宗教信仰高度相关。其中有约61.3%的马来西亚人口信奉伊斯兰教、19.8%信奉马来西亚佛教、9.2%信奉基督宗教、6.3%信奉兴都教、1.3%信奉儒家思想、道教和其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 0.7%被认为是无神论者而剩余的1.4%则是其他宗教或没有给于相关资讯。

核心价值

马来西亚人的核心价值是“包容”和“尊重”,在多元种族,宗教,文化中寻找共同点以维持社会的和谐。

另见

[编辑]

註解

[编辑]
  1. ^ 擁有馬來西亞國籍者不代表是「馬來人」。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2019年國際移民存量. 聯合國. [2020年6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17日). 數字包括居住在聯合國成員國的馬來西亞人 
  2. ^ Malaysia Population Clock.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3. ^ Simone Dennis. Christmas Island: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Cambria Press. 2008: 91– [2017-10-19]. ISBN 9781604975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31). 
  4. ^ Total ancestry categories tallied for people with one or more ancestry categories reported 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1-Year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30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anuary 2015). 
  5. ^ Leveraging on Malaysian diaspora. The Star. 16 March 2012 [23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6 October 2015). 
  6. ^ Soong Siew Hoong. Some Statistics on Malaysian Working in Overseas Countries in OIC; Commonwealth; BRICS; PIIGS; UN (PDF).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29 March 2012 [23 April 2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9 October 2017). 
  7. ^ Sara Cluster. Malaysia PM: study hard abroad and return home. The Pie News. 21 August 2012 [23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8. ^ Japan-Malaysia Relations (Basic Dat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Japan. 7 September 2015 [26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une 2016). 
  9. ^ Imigrantes internacionais registrados no Brasil. www.nepo.unicamp.br. [202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9). 
  10. ^ Neville Spykerman; Michelle Tam; Victoria Brown. Survey: Most prefer to be known as Malaysian. The Star. 2015-05-03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11. ^ Ethnologue report for Malaysia. Ethnologue.com. [201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8). 
  12. ^ Ethnologue report for Malaysia (Peninsular). Ethnologue.com. [201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13. ^ Malaysia – Religion. Asian Studies Center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1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9 八月 2011). 

延伸阅读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