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侏羅獵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侏罗猎龙属
化石时期:151.5 Ma
晚侏羅紀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美颌龙科 Compsognathidae
属: 侏罗猎龙属 Juravenator
Göhlich & Chiappe, 2006
模式種
斯氏侏羅獵龍 Juravenator starki
Göhlich & Chiappe, 2006

侏羅獵龍屬學名Juravenator)是一小型的虛骨龍類恐龍,只有約75公分長,生存於1億5200萬到1億5100萬年前的德國侏羅山脈。目前只有發現一個化石,是一個幼年個體。侏羅獵龍的尾巴基部與後肢,發現了鱗片皮膚痕跡。

發現與命名過程

[编辑]
侏羅獵龍的頭顱骨

在1998年夏季,德國艾希施泰特縣的艾希施泰特侏羅博物館,組成一個挖掘團隊,挖掘附近的石灰岩層。在挖掘活動的末期,業餘古生物學家Klaus-Dieter Weiß與其兄弟在一塊石灰岩版發現明顯的脊椎骨化石。經過初步的化石處理、清理母岩後,發現這是一個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但由於化石本身易碎,清除周圍的硅酸钙母岩過程緩慢而昂貴。之後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以研究內部化石是否具有研究價值。掃描結果發現只有偵測到頸部與週圍的凌亂不明物體,因此清除母岩過程暫停。在1999年,Günther Viohl在科學文獻首次提到這種新化石[1]。到了2001年,德國媒體以「Borsti」稱呼這個標本,因為這個標本當時被推論有鬃毛狀的原始羽毛。在2003年,艾希施泰特侏羅博物館的新館長Martina Kölbl-Ebert,決定完成這個標本的化石處理程序。經過700個小時的處理過程後,終於揭露化石的完整樣貌。

在2006年,路易斯·齊亞普(Luis Chiappe)與烏蘇拉·格里奇(Ursula Göhlich)將這個化石敘述、命名,模式種斯氏侏羅獵龍J. starki)。屬名意為「侏羅山的獵人」;種名則是以該挖掘地點的擁有者Stark家庭為名[2]

正模標本(編號JME Sch 200)是一個幾乎完整的身體骨骼與頭顱骨,只缺少尾巴末段,關節呈未脫落、天然狀態,是一個幼年個體。化石發現於派恩滕組(Painten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5200萬到1億5100萬年前,相當於啟莫里階晚期。化石發現處是個海相沉積層,顯示這個個體可能死後被沖刷到海床裡[3]。化石的某些部位,有疑似軟組織或羽毛的痕跡。這個侏羅獵龍化石,被認為是已知最完整的歐洲獸腳類恐龍化石[2]

人類與侏羅獵龍的體型比較圖

敘述

[编辑]

侏羅獵龍是種小型、二足掠食性動物。正模標本是個幼年個體,身長約75公分。格里奇等人列出侏羅列龍的可鑑定特徵。前上頜骨有4顆牙齒,牙齒的後側上方1/3段有鋸齒狀邊緣。前上頜骨的齒列、上頜骨的齒列之間沒有明顯齒縫。上頜骨有8顆牙齒,與其他獸腳類恐龍相比,數量較少。眶前孔(Fenestra antorbitalis)長,延伸至頭顱骨前段。肱骨相當短。手掌的指爪形狀獨特,指爪基部寬、前段忽然變得狹窄。中段尾椎脊椎關節突(Zygapophyses)呈弓狀[2][4]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恐龍、現代鳥類爬行動物鞏膜環大小,提出侏羅獵龍可能屬於夜行性的動物[5]

羽毛與鱗片

[编辑]
侏羅獵龍的正模標本

侏羅獵龍最初被發表是美頜龍科的物種,且是有羽毛中華龍鳥中華麗羽龍的近親;同屬美頜龍科的美頜龍,其中一個標本的尾巴基部則發現了鱗片[6]。但是侏羅獵龍的某些部位,第8節到第22節尾椎、小腿等部位,卻顯示只有普通恐龍的鱗片,並沒有任何羽毛的痕跡[2]。在2006年,徐星於《自然》雜誌表示,羽毛的早期演化非常複雜、多樣化,超過目前對現代鳥類羽毛的認知。根據羽毛形態在演化樹的分佈、發展情況,原始羽毛應出現在虛骨龍類的演化早期,且為構造簡單的纖維狀結構。徐星按照演化位置推測,侏羅獵龍可能具有原始羽毛,僅覆蓋身體的小部分,其他部分則覆蓋者鱗片。他並推測,羽毛曾多次獨自演化出現,然後某些演化支又重新演化出鱗片[7]。另外,侏羅獵龍的化石周圍,有發現疑似原始羽毛的可疑痕跡[2]

對此,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也認為牠的尾巴鱗片顯示了一些有羽毛的可能性[8]

  • 侏羅獵龍可能像現今一些局部身體沒有羽毛的鳥類般,是演化過程中失去羽毛的。
  • 在不同種類的恐龍中,羽毛的演化可能多於一次。
  • 由於已知的侏羅獵龍骨骼是屬於幼體的,可能當長大後會長出羽毛,或是季節性的失去羽毛。
  • 羽毛很難在化石化過程中保存,而侏羅獵龍的標本未能保存羽毛。

對侏羅獵龍的進一步研究,支持了徐星的侏羅獵龍具有羽毛理論。在侏羅獵龍的命名研究中,發現臀部與尾巴上側有暗淡的絲狀結構痕跡,可能是原始羽毛[2]。在2010年的一個更深入研究,將標本經過紫外線照射檢驗,發現絲狀結構的範圍其實更廣泛,絲狀結構類似其他美頜龍科的原始羽毛,例如中華龍鳥。這次紫外線照射檢驗,也發現口鼻部、小腿部位也覆蓋鱗片;尾椎的人字骨之間,則發現垂直的膠狀纖維[4]。在2012年,一份研究分析了侏羅獵龍的化石埋葬環境狀況[3]

分類

[编辑]

侏羅獵龍最初被歸類於美頜龍科的物種,但後來的研究發現原先侏羅獵龍的分類有問題。這項研究發現侏羅獵龍並非屬於美頜龍科,而是手盜龍類的原始物種。上述爭議的根本原因,可追溯到美頜龍科是原始的虛骨龍類、或屬於手盜龍類[9]

在2010年,齊亞比與格里奇發表侏羅獵龍的重新研究,發現牠們與美頜龍有許多類似特徵,因此侏羅獵龍可能屬於美頜龍科。但他們同時也提出,美頜龍科可能是虛骨龍類演化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集合體,而非單系群演化支[4]。在2011年,克里斯提亞諾·沙索(Cristiano Dal Sasso)與Simone Maganuco提出不同意見,認為美頜龍科是個單系群,而侏羅獵龍屬於美頜龍科,是中華龍鳥的姊妹分類單元[1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Viohl, G. 1999. "Discovery of a new small theropod". Archaeopteryx 17: 15-19
  2. ^ 2.0 2.1 2.2 2.3 2.4 2.5 Goehlich, U.B., Tischlinger, H., and Chiappe, L.M. (2006). "Juravenator starki (Reptilia, Theropoda) ein neuer Raubdinosaurier aus dem Oberjura der Suedlichen Frankenalb (Sueddeutschland): Skelettanatomie und Weichteilbefunde." Archaeopteryx, 24: 1-26.
  3. ^ 3.0 3.1 Reisdorf, A.G., and Wuttke, M. (2012). "Re-evaluating Moodie's Opisthotonic-Posture Hypothesis in fossil vertebrates. Part I: Reptiles - The taphonomy of the bipedal dinosaurs Compsognathus longipes and Juravenator starki from the Solnhofen Archipelago (Jurassic, Germany)."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92(1): 119-168 doi:10.1007/s12549-011-0068-y
  4. ^ 4.0 4.1 4.2 Chiappe, L.M. and Göhlich, U.B. (2010). "Anatomy of Juravenator starki (Theropoda: Coelurosauria)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Germany.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 Abhandlungen, 258(3): 257-296. doi:10.1127/0077-7749/2010/0125
  5.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6. ^ Göhlich, U.B., and Chiappe, L.M. 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 Nature. 2006, 440: 329–332. 
  7. ^ Xu, X. (2006). "Scales, feathers, and dinosaurs". "Nature", 440: 287-288.
  8. ^ 存档副本. [200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9. ^ Butler, R.J., and Upchurch, P. Highly incomplete taxa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Juravenator starki.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7, 27 (1): 253–256. 
  10. ^ Cristiano dal Sasso & Simone Maganuco, 2011, Scipionyx samniticus (Theropoda: Compsognathida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Italy — Osteology, ontogenetic assessment, phylogeny, soft tissue anatomy, taphonomy and palaeobiology, Memorie della Società Italiana de Scienze Naturali e del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urale di Milano XXXVII(I): 1-281

外部連結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