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ltrabook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輕薄筆電(英語:Ultrabook),有譯超級本超筆電超極致筆電,市面上第一款推出的[1]超輕薄筆電是蘋果公司(Apple)開發的超薄型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於2008年1月15日時首次發佈。蘋果公司聲稱這部電腦是「世上最薄的筆記型電腦」。對此英特爾也提出的一種新的筆記型電腦類型[2]比起一般的筆記型電腦,超輕薄筆電的特色為體積較薄、重量較輕、开机快和擁有較久的電池續航力。推出的超輕薄筆電是宏碁Acer Aspire S3-951 蜂鳥超輕薄筆電。

Asus x21
Acer Aspire S3

起源

[编辑]

「Ultrabook」由英特爾註冊商標,2011年於台北國際電腦展覽會(Computex)推出,[3]但其產品概念實際上源自蘋果公司大獲成功的MacBook Air[4][5]英特爾對其投資三億美元的基金,打算繼全球3C產業對iMaciPodiPhoneiPad的跟進風潮後,繼續仿效蘋果的成功策略。

定義

[编辑]

Ultrabook通常具有的特性:

  • 捨棄非必要的插槽與設備。故光碟等介面皆得依靠外接裝置。
  • 搭配低電壓的CPU(即型號以U結尾的英特爾CPU,熱設計功耗較低[6][7])與記憶體,故能擁有極長待機時間。採用U系列CPU的筆記型電腦即是Ultrabook。
  • 機身厚度薄,重量較普通電腦輕一半以上,方便攜帶。
  • 繪圖與遊戲性能相對較弱。

發展規劃

[编辑]

英特爾計劃將超輕薄筆電在2011到2013年實行三步驟,並伴以低電壓的Sandy Bridge,Ivy Bridge,和 Haswell處理器。

第一階段:2011年第四季

[编辑]
  • 超薄– 薄於20 mm (0.8 英寸)
  • 超輕– 輕於1.4 kg (3.1 磅)[8]
  • 超長待機 – 至少5~8小時
  • 超主流價格 – 大約 $1,000 USD
  • 無光碟機
  • 使用SSD作為主要存儲媒介
  • 使用CULV (17 W TDP) 英特爾Sandy Bridge處理器
  • Core i5-2467M (1.6 GHz)
  • Core i5-2557M (1.7 GHz)
  • Core i7-2637M (1.7 GHz)
  • Core i7-2677M (1.8 GHz)
  • 整合英特爾 HD 3000 圖形芯片(12 EUs)

第二階段:2012年

[编辑]
  • 更新至CULV 英特爾Ivy Bridge處理器
  • 計劃支援:
  • 比Sandy Bridge提升30%的圖形處理能力
  • 比Sandy Bridge提升20%的CPU處理能力
  • 支援USB 3.0, PCI Express 3.0
  • 整合英特爾 HD 4000 圖形芯片

第三階段:2013年

[编辑]
  • 更新至CULV 英特爾Haswell處理器
  • 全新的節能系統– 僅有2011年超輕薄筆電的一半功耗
  • 多核心製造工藝 (Westmere)
  • 整合英特爾 HD 4xxx-5xxx 圖形芯片

Ultrabook產品列表

[编辑]

2011年第4季

[编辑]
品牌與型號 基本型1
售價2
推出日期 基本型處理器(皆為Intel) 基本
記憶體
容量
基本存储
容量
最小
厚度3
最大
厚度3
重量3 電池
續航力3
顯示器
分辨率
宏碁 Aspire 3951 (S3)[9] 1,299
美元
2011年10月 Core i5-2467M (1.6 GHz) 4 GB 240 GB SSD 13.10 mm
(0.51
17.50 mm
(0.69吋)
1.35 kg
(2.98
約6 小時 13.3吋
1366×768
華碩 Zenbook UX21[10] 999
美元
2011年10月 Core i5-2467M (1.6 GHz) 4 GB 128 GB SSD 16.76 mm
(0.66吋)
1.10 kg
(2.43磅)
45瓦小時4
約7 小時
11.6吋
1366×768
華碩 Zenbook UX31[10] 1,099
美元
2011年10月 Core i5-2557M (1.7 GHz) 4 GB 128 GB SSD 17.00 mm
(0.67吋)
1.30 kg
(2.9磅)
50瓦小時
約7 小時
13.3吋
1600×900
聯想 IdeaPad U300S[11] 1,199
美元[12]
2011年11月 Core i5-2467M (1.6 GHz) 4 GB 128 GB SSD 14.99 mm
(0.59吋)
1.34 kg
(2.95磅)
30瓦小時 13.3吋
1366×768
東芝 Portege Z830[13] 700
歐元
2011年11月 Core i3-2367M (1.4 GHz) 4 GB 128 GB SSD 16.00 mm
(0.63吋)
1.11 kg
(2.45磅)
47瓦小時
約8 小時
13.3吋
1366×768
東芝 Portege Z835[14] 800
美元
2011年11月 16.00 mm
(0.63吋)
1.11 kg
(2.45磅)
47瓦小時
約8 小時
13.3吋
1366×768

注:
1 各個型號又分別細分為若干子型號,主要差異為中央處理器與顯示晶片。本表格稱各型號的子型號中,配備最低階的為基本型。
2 價格為製造商宣布,或者上市時的定價。
3 本規格為筆電製造商公佈數據。
4 瓦小時(Wh)是能量單位,1瓦小時等於3600焦耳。出現在電池的規格時,代表全新電池自充滿電至完全放電過程中,所釋放的總能量的理論值。

註釋

[编辑]
  1. ^ 蘋果發表全世界最薄的 MacBook Air 筆記型電腦. Apple Newsroom (台灣).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8) (中文(臺灣)). 
  2. ^ Intel reveals skinny Ivy Bridge 'Ultrabooks,' Moore's Law-defying Atom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gadget.com. Retrieved on 2011-09-07.
  3. ^ Video: Sean Maloney Keynote Intel at Computex 2011, 29:4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lstudios.edgesuite.net. Retrieved on 2011-09-07.
  4. ^ 存档副本.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0). 
  5.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衝著 Mac Air 筆電市場吹起輕薄風 | ETtoday3C家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中文(繁體)). 
  6. ^ 存档副本. [201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7. ^ 存档副本.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8. ^ 存档副本. [2011-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2). 
  9. ^ 存档副本.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10. ^ 10.0 10.1 存档副本.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1. ^ Lenovo announces U300s Ultrabook, U300 and U400 IdeaPa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gadget.com (2011-09-01). Retrieved on 2011-09-07.
  12. ^ Cisco Cheng. Hands On: Lenovo IdeaPad U300s Ultrabook. 2011-09-01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13. ^ Toshiba Portege Z830 Ultrabook Arrives in Novemb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11-09-10.
  14. ^ Toshiba Announces 13-inch Portege Z830 and Z835 Ultraboo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og.laptopmag.com (2011-09-01). Retrieved on 2011-09-07.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