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甲龙亚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龙亚目
化石时期:侏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巴柔阶至马斯特里赫特阶
甲龙亚目组图,从左上到右分别为:辽宁龙埃德蒙顿甲龙天镇龙怪嘴龙刺甲龙丹佛龙加斯顿龙北方盾龙刺头龙英语Akainacephal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演化支 颌齿类 Genasauria
演化支 装甲类 Thyreophora
演化支 装甲类 Thyreophoroidea
演化支 扁脚类 Eurypoda
亚目: 甲龙亚目 Ankylosauria
Osborn英语Henry Faifield Osborn,1923
演化支
地位未定属
异名[2]
  • Ankylosauromorpha Carpenter, 2001

甲龙亚目(学名:Ankylosauria,意为“僵硬蜥蜴”)是属于鸟臀目的一个演化支。甲龙亚目包含了大部分有着骨鳞片形式装甲的恐龙。甲龙亚目都是有着短而壮的腿的笨重四足动物。甲龙亚目已知最早出现在侏罗纪中期的中国,直到在白垩纪灭绝。除非洲外,各个大陆都有甲龙亚目的踪迹。第一个发现于南极洲的甲龙亚目为属于甲龙科的南极甲龙属,南极甲龙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

甲龙亚目是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于1923年所命名[3]。在林奈氏分类系统里,这群恐龙常被认为是一个亚目或下目。甲龙亚目常与剑龙亚目一起归类于装甲类里,剑龙亚目是另一群因为它们的骨板与尖刺而著名的装甲恐龙。

古生态学

[编辑]

甲龙亚目有着与身体比例较小的头部,仅次于蜥臀目蜥脚下目。这类恐龙行动缓慢,因为它们的腿部并非用作奔跑。装甲亚目的极速可能少过每小时10公里。

装甲

[编辑]

所有的甲龙亚目有着较多的装甲,多数为鳞甲和结节,也有的有大刺。这些鳞甲都是有组织的矩形到横向椭圆形(边到边),通常出现在隆突表面。较小的结节填补了大板之间的开放空间。

分类

[编辑]

甲龙下目可分为两至三科:结节龙科甲龙科,有时还会有多刺甲龙科[4](有时被列为甲龙科的一个亚科,或是原始甲龙类构成的并系群[5]。三者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大部分甲龙科恐龙尾巴末端有棒槌状骨槌、头部两侧延伸出大型鳞甲、口鼻部较圆,而结节龙科、多刺甲龙类恐龙缺乏这些特征。

结节龙科生存在白垩纪,较为原始,大部分化石被发现于北美洲。它们有狭窄的头部,跟甲龙科一样拥有骨甲,但没有棒槌状尾巴。它们从头部到尾巴包覆者大型尖刺与骨瘤,肩膀处有大型骨刺。结节龙科的肩峰突特化,可供大型肌肉附著,以支撑大型副肩棘(Parascapular spines),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结节龙科的口鼻部较狭窄、较小,这代表它们的事物来源较具选择性。它们的臀部宽广、四肢粗厚。结节龙科里最著名的三种是:结节龙蜥结龙埃德蒙顿甲龙

甲龙科因为由脊椎骨肿胀、愈合而成的大型尾槌而著名,尾槌可能用来自我防卫、或是性选择。它们有更宽广的身体,更多的骨甲。甲龙科恐龙的特征是全身除腹部以外,从头部到尾巴都由骨甲重重地覆盖者。骨甲上则长者针刺、骨瘤。头部则是平坦、宽阔,大概呈现铁铲状,这代表甲龙科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大约在头后两旁的地方长了两根针状物,颈部则是很短。它的眼睑处也长着三角形的骨甲。这种恐龙的脊椎与臀部骨骼愈合在一起,以固定巨大的后肢和棒槌状的尾巴。甲龙科化石最早发现于侏罗纪晚期的地层,但是甲龙科恐龙的真正繁盛时期是白垩纪晚期。著名的甲龙科包括:甲龙包头龙、以及绘龙

多刺甲龙亚科是在1911年建立,当时是独自的科,以包含无法归类于甲龙科、结节龙科的甲龙类恐龙。最近许多亲缘分支分类法定义,认为多刺甲龙亚科与甲龙科有紧密亲缘关系,所以多刺甲龙亚科被分类于甲龙科之内。一些近年研究提出不同看法,随多刺甲龙类可能是独立于其他两科,包含所有接近加斯顿龙,而离埃德蒙顿甲龙、包头龙较远的所有物种[4][6]。也曾因为缺乏尾巴上的骨槌,而被分类于结节龙科[5]。多刺甲龙亚科包含:林龙多刺甲龙、以及迈摩尔甲龙。科学家对于多刺甲龙类的分类有不同看法,从成立独自的多刺甲龙科,到甲龙科内的一个亚科。

在1997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将甲龙下目定义为:在装甲亚目中,所有亲缘关系接近甲龙,而离剑龙较远的所有物种。这个定义由大部分现在的古生物学家接受,包括塞里诺在2005年的定义。这个基群定义,意味者原始的腿龙,因为离甲龙科较接近,离剑龙科较远,所以在科学定义上成为甲龙下目的一个属。因为卞氏龙的发现,董枝明在2001年成立了腿龙科,以包含腿龙与卞氏龙。

分类学

[编辑]

在恐龙的分类历史里,甲龙亚目的分类是较少被关注的范围。多数分类法仍沿用早期分类法,但细节仍有差异。许多较早的研究使用装甲亚目,下含剑龙下目、甲龙下目。某些近年的研究不使用装甲亚目,直接使用剑龙亚目、甲龙亚目。

下属分类

[编辑]

甲龙亚目包含了部分详细分类仍不明的属

其他化石

[编辑]

在2001年的科学文献里,曾提到发现甲龙类的刚孵化化石[7]。在2011年3月,加拿大亚伯达省北部的一个油砂矿坑,挖出一个完整的甲龙类骨骼,地质年代约1亿1000万年前,是亚伯达省所发现的最完整恐龙化石[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oto-Acuña, Sergio; Vargas, Alexander; Kaluza, Jonatan; Leppe, Marcelo; Botelho, Joao; Palma-Liberona, José; Gutstein, Carolina; Fernández, Roy; Ortiz, Hector; Milla, Verónica; Aravena, Bárbara; Manríquez, Leslie M. E.; Alarcón-Muñoz, Jhonatan; Pino, Juan Pablo; Trevisan, Cristine; Mansilla, Héctor; Hinojosa, Luis Felipe; Muñoz-Walther, Vicente; Rubilar-Rogers, David. Bizarre tail weaponry in a transitional ankylosaur from subantarctic Chile. Nature. 2021, 600 (7888): 259–263 [2024-09-29]. Bibcode:2021Natur.600..259S. PMID 34853468. S2CID 244799975. doi:10.1038/s41586-021-0414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2. ^ Madzia, D.; Arbour, V.M.; Boyd, C.A.; Farke, A.A.; Cruzado-Caballero, P.; Evans, D.C. The phylogenetic nomenclature of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PeerJ. 2021, 9: e12362. PMC 8667728可免费查阅. PMID 34966571. doi:10.7717/peerj.12362可免费查阅. 
  3. ^ Obsborn, H. F. (1923). "Two Lower Cretaceous dinosaurs of 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iates", 95: 1–10.[1]
  4. ^ 4.0 4.1 Hayashi, S., Carpenter, K., Scheyer, T.M., Watabe, M. and Suzuki. D. (2010).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ankylosaur dermal armor."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5(2): 213-228. doi:10.4202/app.2009.0103
  5. ^ 5.0 5.1 Thompson, R.S., Parish, J.C., Maidment, S.C.R. and Barrett, P.M. (2012). "Phylogen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s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0(2): 301-312. doi:10.1080/14772019.2011.569091
  6. ^ Carpenter K.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nkylosauria.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The Armored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5–484. ISBN 0-253-33964-2. 
  7. ^ Tanke, D.H. and Brett-Surman, M.K. 2001. Evidence of Hatchling and Nestling-Size Hadrosaurs (Reptilia:Ornithischia) from Dinosaur Provincial Park (Dinosaur Park Formation: Campanian), Alberta, Canada. pp. 206-218.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New Research Inspired by the Paleontology of Philip J. Currie. Edited by D.H. Tanke and K. Carp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xviii + 577 pp.
  8. ^ Anonymous. Alta. oilsands worker digs up rare dinosaur. CBC News. 25 March 2011 [26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5). 

外部链接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