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畫池
罨畫池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四川省崇州市 | ||||
座標 | 30°37′50.41″N 103°40′19.52″E / 30.6306694°N 103.6720889°E | ||||
分類 | 古建築 | ||||
時代 | 清 | ||||
編號 | 5-395 | ||||
認定時間 | 2001年6月25日 | ||||
|
罨畫池[a]是中國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的崇州市市中心的一處園林,是四川園林中川西園林的代表作之一。罨畫池園林始建於唐朝,初名「東亭」,是一座衙署園林。宋時,江原知縣趙抃在園中開鑿罨畫池,加之後來蘇元老、陸游等文人的經營,罨畫池的園林格局大體奠定,並成為蜀中名勝。宋之後,官方對罨畫池的修葺與重建大都以紀念陸游、趙抃兩人為主題,罨畫池因而逐漸演變成為現今的公共性紀念園林。
罨畫池現存建築群多為清朝重建,全園由罨畫池、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組成,總佔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全園格局及建築保存完好,是中國少數幾處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園林之一。罨畫池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罨畫池於1991年4月16日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於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沿革
[編輯]唐
[編輯]唐時,罨畫池及其東南一帶最初是蜀州(今崇州)州署的郡圃[b],同時兼有驛站功能,被稱為「東亭」,當時此處並沒有湖池存在。唐時蜀州風氣「尚侈好文,俗好歌舞」,東亭也逐漸演變為蜀州地方官待客、游賞的衙署園林。唐上元元年(760年)冬,時任蜀州刺史的詩人裴迪邀杜甫一同在東亭送客,杜甫寫下的《和裴迪登臨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一詩是證明東亭具有園林性質的最早記載[4]。詩中有「東閣官梅動詩興」一句,不僅說明了東亭作為官家衙署園林的事實,也使得園中的梅閣和梅園因杜詩而存留至今[5]。
宋
[編輯]北宋慶曆年間(1041年-1048年),趙抃(字閱道)入蜀任江原知縣,並開始了較大規模的造園活動。趙抃在興修水利以引水灌溉農田時,順便將水引入郡圃並開鑿湖池蓄水,作起居觀游之用。園內此時已有「囿亭」、「東軒」等建築,還將開鑿湖池時所得的土石在池中堆成人工島[6]。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趙抃作《蜀楊瑜邀游罨畫池》,詩中有「占勝芳菲地,標名罨畫池」兩句,不僅首次提到「罨畫池」之名,而且也指出,罨畫池得名於園中的繽紛花木[4]。
北宋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蘇東坡族孫蘇元老在崇州任知縣。他在任職期間對罨畫池繼續進行營建。在蘇元老的經營之下,罨畫池內造景已頗為豐富,擁有了溪、泉、湖、瀑等元素,同時園林建築也初具規模,亭、台、樓、閣等一應俱全,成為一處帶有濃郁人文氣息的衙署園林[7]。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陸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畫池南岸的恰齋。在蜀州期間,陸游寫下了120餘首描寫當地風物的詩作,其中30餘首都與罨畫池相關,對罨畫池的描寫非常詳致[8]。陸游在詩中提到了罨畫池中小樓、朱閣、恰齋、萱房、放杯亭、重閣、畫船、小橋等園林建築,以及「三千官柳」、「百畝湖竹」等植物景觀,同時還記錄了在罨畫池中發生的捉蝶、垂釣、觀燕,戲魚,瓶插、彈鴉護雀、飲酒賦詩等遊園活動。陸游在離蜀後仍然對罨畫池十分留戀,寫下了「小閣東頭罨畫池,秋來長是憶幽期」等憶懷罨畫池的詩句[9]。
明清
[編輯]明洪武元年(1368年),蜀地人士為了紀念曾在此地為官的陸游和趙抃,在罨畫池畔修建了趙陸二賢祠,祠門懸「琴鶴梅花」四宇匾額,其中「梅花」代表陸游的風骨氣節,「琴鶴」代表趙抃的清正廉潔(相傳趙抃入蜀為官時,隨身僅帶一琴一鶴)。從此之後罨畫池園林便以陸游、趙抃兩人為立意,建築與景點多用陸趙兩人的典故或詩文命名,逐步演變成為公共性紀念園林。同時,洪武年間在罨畫池南又修建了崇慶州文廟建築群[9]。
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罨畫池損毀嚴重,只有罨畫池、環湖道路和少量建築存留。清康熙年間開始重建崇慶州文廟建築群,並在罨畫池南岸土台之上重建尊經閣。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罨畫池園林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葺與拓建,後繼營建工作一直持續到光緒年間,罨畫亭、琴鶴堂等建築都建於此時。同時,此期間崇慶州知州有不少江南人士,在修葺過程中亦借鑑了一些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4]。
近現代
[編輯]民國五年(1916年),罨畫池被闢為公園。1955年,罨畫池被更名為人民公園,同時新建大門並廢除了原有的東門。新門位於西北角,面向較為繁華的大東街。1960年代,罨畫池東北角新增建了一組兼有船埠功能的亭、廊、榭。1974年,罨畫池東北角增建聽詩觀畫亭與池北半亭,並在尊經閣西南增建了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為立意的比鄰廊。1981年,人民公園復更名為罨畫池。1982年,對二賢祠進行修復,並將其改為了陸游祠。2008年起,崇州市開始對罨畫池及其周邊進行整體打造,對罨畫池水環境進行整治,同時保護周邊特色民居,並對周邊臨街建築進行風貌整治。罨畫池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受損嚴重,2009年修復。[10][11]
造園藝術
[編輯]格局
[編輯]罨畫池全園由罨畫池、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三部分組成,以罨畫池水面為中心進行佈局,總佔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佔42%;建築面積5946平方米,僅佔17%[12]。全園水面寬廣、假山眾多、花木繁茂,而建築則多集中於罨畫池東南兩側,且較為疏朗,具有四川園林崇尚自然,造園注重營造山水的普遍特點[13][14]。罨畫池中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是兩組相對獨立的建築群,陸游祠軸線由罨畫池向東延伸而成,崇慶州文廟軸線由罨畫池向南延伸而成,使罨畫池全園總平面呈「T」型[15]。
建築
[編輯]現存罨畫池建築群大都重建於清中後期,為典型的清代川西建築風格[12],由環罨畫池建築群、崇慶州文廟建築群和陸游祠建築群三部分組成,其中崇慶州文廟和陸游祠建築群相對獨立,但又與園林其它部分巧妙連接[15]。
環罨畫池建築群
[編輯]環罨畫池建築群是園林建築群的主體又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尊經閣與罨畫亭,二是琴鶴堂庭院建築群,三是近代以來增建的亭、廊、水榭等建築。尊經閣與罨畫亭位於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軸線上,是崇慶州文廟建築群的延續,將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與罨畫池緊密聯繫起來[16]。尊經閣建於罨畫池南土台之上,是全園的制高點,同時崇慶州文廟建築群軸線與陸游祠建築群在其前的花園相交,讓尊經閣也成為了罨畫池全園的景觀中心。尊經閣上視野極佳,可將罨畫池、崇慶州文廟、陸游祠景色盡收眼底[17]。
琴鶴堂庭院建築群北臨外池、東納內池、西以雲牆同尊經閣相接,南面為陸游祠入口甬道,其所在之處為陸游任蜀州通判時所居住的「怡齋」舊址。琴鶴堂之名源於曾任江原縣令的趙抃「一琴一鶴」入蜀的典故。琴鶴堂庭院建築群由琴鶴堂、琴鶴堂庭院、問槑山館、瞑琴待鶴之軒、半潭秋水一房山、風送花香入酒卮、水面風來菡茗香(望月樓)、野趣亭、飛虹橋、雲牆曲巷、薈萃園等組成。琴鶴堂庭院建築群是罨畫池全園的精華之處,在造園藝術上成就最高,此處景致虛實有秩、疏密得當、步移景易,遊玩其中十分具有趣味性[8]。
近代以來增建的建築主要包括比鄰廊、聽詩觀畫亭、池北半亭和池東北兼作船埠的亭、廊、榭等,其中比鄰廊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為立意。這些建築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罨畫池外池西岸、北岸的空曠之感,也使全園的建築格局更加的平衡。[18]
陸游祠建築群
[編輯]陸游祠建築群位於罨畫池東南部,是一組有明確中軸線的左右對稱的紀念性建築,總佔地2261m²,其中建築面積754m²。陸游祠所在處原為紀念趙抃、陸游兩人的趙陸公祠,1982年進行修復後改為紀念陸游一人的陸游祠。陸游祠紀念性流線起於尊經閣東南,建築自西向東沿軸線進行佈局,依次為大門、入口甬道、梅馨千代(過廳)、香如故堂(序館)、兩廡、放翁堂(正殿)。放翁堂後的花園為梅園,園內建有吊梅閣(信有亭)、同心亭、驛樓等建築[15]。陸游祠形制與其它四川祠堂建築差異不大,其入口甬道狹長,北為較矮的半透的花牆,南為較高的白牆,林木森森,較為特殊,但有助於建築紀念性的營造[19]。
崇慶州文廟建築群
[編輯]崇慶州文廟建築群位於罨畫池南部,是四川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文廟建築群之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後毀於戰火,現存建築大都為清康熙年間重建,總建築面積2400m²。州文廟南起文廟街,北至罨畫池南岸,建築沿長約500m的南北軸線佈置,由南到北依次為三牌坊、月兒池、照壁、儀門、櫺星門、鼓樂亭、泮池、戟門、大成殿、鐘鼓樓、啟聖殿、尊經閣,另外罨畫亭與池北半亭也位於此軸線上[12]。
理水
[編輯]罨畫池內水面面積14600平方米,佔總面積的42%,是園內景觀的主體。罨畫池整體呈「L」型,分為較小的內池與較大的外池,外池呈東西方向為長邊的長方形,從外池東南角向南延伸出內池,中間以三折廊橋作為分隔。另外園內還有一條水道聯通罨畫池與陸游祠、崇慶州文廟內水系。罨畫池原僅有外池,光緒年間,對罨畫池原有水系進行了梳理,開通了罨畫池西北角五雲溪入水口,又在外池東南角開鑿內池,並導內池水進入琴鶴堂建築群,並既而引出至陸游祠和崇慶州文廟建築群,最終與崇慶州文廟的泮池、月兒池相通[8]。罨畫池外池景色開闊疏朗,內池景色精緻宜人,使用了水池尺度與建築疏密進行雙重對比的理水手法,豐富了空間層次[20]。
堆山砌石
[編輯]罨畫池外池部分保留了較多唐宋時期四川園林的風格,多以土堆山,風格素樸,視野開闊[14],池中有一用土堆積而成的島嶼,上建有罨畫亭。罨畫池內池池岸均使用鐘乳石砌築而成,同時沿池岸分佈有較多由鐘乳石砌築而成的假山,環池步道隱於假山之間,同時池畔的水面風來菡茗香(望月樓)、野趣亭等建築均建於假山之上。內池以西的琴鶴堂庭院以假山為特色,該假山亦為鐘乳石砌築而成,是四川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園林假山之一,形式優美,遊玩其中趣味十足。其山頂建有草亭,可俯瞰全園景色[15]。
人文
[編輯]罨畫池作為衙署園林,從唐代興建之初便一直由文人仕官經營,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是蜀中名勝之一。裴迪、趙抃、蘇元老、陸游等人由於在崇州為官而長期在罨畫池居住,並親自參與了罨畫池的營建工作,從而留下了大量關於罨畫池的文學作品。除主政崇州的仕官外,杜甫、范成大、張愛萍等名人亦與罨畫池結緣[21]。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發(1991)50號文件《關於公佈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4-07-21 [2016-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5).
- ^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 曾雄生. 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網. [200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9).
- ^ 4.0 4.1 4.2 陳其兵,楊玉培 (編). 罨画池. 《西蜀园林》.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0: 207–213. ISBN 9787503857676.
- ^ 盛慶斌. 国学经典鉴赏手册(套装共10册).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5-07-22 [2022-03-03]. ISBN 97872040973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中文).
- ^ 趙抃. 《引流联句》. 北宋. ,查閱自(明)曹學著,劉知漸點校. 《蜀中名胜记》.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4: 97–98頁. ISBN 17114-18.
- ^ (元)孛蘭肹等著,趙萬里校輯. 《元一统志》. 北京: 中華書局. 1966: 492頁. ISBN 12018-507.
- ^ 8.0 8.1 8.2 廖嶸、侯維.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中國園林. 2004年10月: 12頁.
- ^ 9.0 9.1 羅哲文,柴福善. 四川崇州罨画池. 《中华名园大观》.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267. ISBN 978-7-111-29873-1.
- ^ 王眉靈. 崇州整体打造罨画池公园片区. 成都日報. 2008-11-19.
- ^ 羅哲文,柴福善. 《中华名园大观》.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265. ISBN 978-7-111-29873-1.
- ^ 12.0 12.1 12.2 劉庭風. 《巴蜀园林赏析(七):罨画池》. 園林. 2008年7月: 27–28頁.
- ^ 張先進. 《四川古典园林初探》. 四川建築. 1995年2月: 28–30頁.
- ^ 14.0 14.1 吳美霞、廖嶸.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与古代公共园林》. 廣東園林. 2008年1月: 24–26頁.
- ^ 15.0 15.1 15.2 15.3 徐芸芸. 《城市格调鉴赏系列:中国园林鉴赏手册》.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1: 149–152. ISBN 978-7-5356-4911-9.
- ^ 曾宇、王乃香. 《巴蜀园林艺术》.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0: 58–59頁. ISBN 9787561813379.
- ^ 陳其兵,楊玉培 (編). 建筑布局. 《西蜀园林》.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0: 106–107. ISBN 9787503857676.
- ^ 四川省旅遊局. 《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复习资料》. 北京: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32-3257-2.
- ^ 周嘯天. 历代名人咏四川.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08-01 [2016-10-16]. ISBN 97875411333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中文).
- ^ 謝偉. 《川园子》. 成都: 成都時代出版社. 2007: 90頁. ISBN 978-7-80705-489-4.
- ^ 巴蜀文化大典編纂工作委員會 (編). 巴蜀文化大典:下.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1334. ISBN 7-220-04111-X.
參考資料
[編輯]- 廖嶸、侯維.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中國園林. 2004年10月.
- 劉庭風. 《巴蜀园林赏析(七):罨画池》. 園林. 2008年7月.
- 張先進. 《四川古典园林初探》. 四川建築. 1995年2月.
- 吳美霞、廖嶸. 《四川名人纪念园林与古代公共园林》. 廣東園林. 2008年1月.
- 曾宇、王乃香. 《巴蜀园林艺术》.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61813379.
- (明)曹學著,劉知漸點校. 《蜀中名胜记》.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4: 97–98頁. ISBN 17114-18.
- 謝偉. 《川园子》. 成都: 成都時代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05-489-4.
- 圣贤志向:崇崇慶州文廟感怀. 白鹿書院. [200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崇州市楹联集粹. 生態中國網. [2009-07-30].[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