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瓦拉幾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瓦拉幾亞大公國
Цѣра Рȣмѫнѣскъ
Țara Românească
1330年-1859年
瓦拉幾亞國旗
國旗
瓦拉幾亞國徽
國徽
1812年的瓦拉幾亞公國疆域
1812年的瓦拉幾亞公國疆域
14世紀下半葉的瓦拉幾亞地圖
14世紀下半葉的瓦拉幾亞地圖
地位大公國
鄂圖曼帝國附庸國(1417年–1856/59年)
接受俄國的保護(1774年–1856年)
首都 
常用語言
宗教
東正教
政府選舉君主制
大公 
• 約 1290年-約 1310年
內格魯大公英語Radu Negru (初代)
• 1859-1862年
亞歷山德魯·約安·庫扎 (末代)
歷史時期中世紀近代
1290年[2]
• 獨立
1330年
• 接受鄂圖曼的宗主權
1417年[3]
1593年-1621年
1774年
1829年
• 「組織條例英語Regulamentul Organic
1834年-1835年
1859年
繼承
羅馬尼亞聯合公國
今屬於 羅馬尼亞

瓦拉幾亞羅馬尼亞語Țara Românească發音:[ˈt͡sara romɨˈne̯askə]仿古寫法:Țeara Rumânească羅馬尼亞語西里爾字母Цѣра Рȣмѫнѣскъ)是一個曾存在於1290年-1859年之間的大公國,也是一個歷史與地理上的概念。瓦拉幾亞地處下多瑙以北、南喀爾巴阡山脈以南,傳統上可劃分為蒙特尼亞(大瓦拉幾亞)與奧爾特尼亞(小瓦拉幾亞)兩個區域。瓦拉幾亞地區是現代羅馬尼亞的一部分。瓦拉幾亞羅馬尼亞語名稱「Țara Românească」的字面意思是「羅馬尼亞人的國家」,而「瓦拉幾亞」這一名稱則是源於瓦拉幾亞主體民族的名稱「瓦拉幾人[4][5]

瓦拉幾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末,此時的瓦拉幾亞名義上仍然是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1330年,瓦拉幾亞擊退入侵的匈牙利軍隊,成為一個獨立的大公國。1417年,瓦拉幾亞接受鄂圖曼的宗主權,成為鄂圖曼的一個附庸國[3][6]:41-42。但在這期間瓦拉幾亞也曾與鄂圖曼發生過衝突,「穿刺公」弗拉德三世以他殘酷對待鄂圖曼入侵者的手段而聞名,也使瓦拉幾亞與吸血鬼的傳說建立聯繫[6]:54-57[7]。雖然鄂圖曼帝國成功在穿刺公弗拉德三世死後逐步加強對瓦拉幾亞的控制,但隨鄂圖曼帝國的衰落,鄂圖曼帝國對瓦拉幾亞的控制又逐步衰弱,與此同時,以俄國為首的列強開始在瓦拉幾亞施加自身的影響力。1768年到1854年之間,瓦拉幾亞曾數次被俄國短暫占領[8]。19世紀初,俄國擊敗鄂圖曼帝國,瓦拉幾亞成為俄國的保護國。但在俄國於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後,根據1856年《巴黎條約》,瓦拉幾亞不再是俄國的保護國。此後,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雖然名義上仍承認鄂圖曼帝國的宗主權,但實際上已擁有高度自治權[9][10]。1859年,瓦拉幾亞大公亞歷山德魯·約安·庫扎將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合併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即現代羅馬尼亞的前身。

歷史

[編輯]

早期歷史

[編輯]

後世屬於瓦拉幾亞的奧爾特尼亞與其他一些達契亞人生活的地區於2世紀被羅馬皇帝圖拉真征服,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羅馬帝國對這一地區的開發中,許多羅馬人遷移到達契亞人的地區定居。這些羅馬人還曾與當地的達契亞人通婚,形成了達契亞—羅馬人族群,一部分達契亞人逐漸羅馬化。3世紀時,因羅馬帝國遭遇內部危機,不得不放棄達契亞地區。羅馬的軍隊與政府人員的撤離大約開始於公元271年。到公元275年,羅馬的軍隊與政府人員完全放棄了這一地區[6]:24-28。4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曾短暫在達契亞地區重建統治,但這一地區很快便再度被放棄[11]:37[12]:155

羅馬人撤離後,5世紀到6世紀之間拜占庭帝國曾對瓦拉幾亞地區施加影響。斯拉夫人也曾在前往拜占庭帝國途中占據瓦拉幾亞的多瑙河沿岸地區[11]:38。公元681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占據瓦拉幾亞地區並建立起統治。在拜占庭於10世紀對保加利亞開戰後,保加利亞帝國迅速衰落,瓦拉幾亞地區先後落入佩切涅格人突厥人的手中。1081年,南魯塞尼亞庫曼人將瓦拉幾亞地區的其他勢力驅逐,成為這一地區的統治者[11]:39-40

瓦拉幾亞建國

[編輯]

因史料的缺失,在羅馬人離開後,達契亞—羅馬人的行蹤並不十分清楚。一種說法認為達契亞—羅馬人在羅馬人撤出達契亞地區後也撤退到多瑙河以南,而多瑙河以北的土地則是完全由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游牧民族占據。後來,一部分游牧民部落發生了羅馬化。這些羅馬化部落稱為「瓦拉幾人」,即羅馬尼亞人的祖先。另一種說法認為,達契亞—羅馬人中的農民與牧民並沒有完全隨羅馬人撤離,他們仍然持續生活中瓦拉幾亞地區,並與當地的羅馬化族群、達契亞人混血形成現代羅馬尼亞人的祖先。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較支持後一種說法[6]:32-33

魯塞尼亞庫曼人在瓦拉幾亞地區的統治終結於1241年。西征的蒙古人將庫曼人擊敗,並且可能曾在瓦拉幾亞建立起統治[11]:39。1241年,拔都汗領兵西侵今天的羅馬尼亞地區,但他在1242年因內部事務而撤軍,且終身未再西侵[6]:36-37。1247年,在完成對特蘭西瓦尼亞的征服後,匈牙利國王繼續向東擴張,並許諾將沃爾沃達立托維英語Litovoi塞奈斯落英語Seneslau等地留給羅馬尼亞人。此後幾十年裡,瓦拉幾亞地區可能曾由匈牙利與保加利亞統治過。而這一時期相對軟弱的匈牙利王國使瓦拉幾亞地區的貴族勢力逐漸坐大,為瓦拉幾亞的獨立建國埋下了種子[11]:39[12]:111

13世紀晚期,羅馬尼亞貴族在瓦拉幾亞地區權勢的增長。根據歷史記錄推測,瓦拉幾亞的建國者內格魯大公英語Radu Negru大約在1290年-1292年之間完成了瓦拉幾亞的建國。羅馬尼亞語原文使用「descălecat」(字面意思是「下馬」)形容這一事件。關於內格魯大公的「下馬」,目前存在不同的觀點。有說法認為內格魯大公將瓦拉幾亞各地的羅馬尼亞貴族整合到他的旗下,組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2][13]。也有說法認為內格魯大公建立瓦拉幾亞不過是一個後世編造的傳說[14][15]

1330年,由巴薩拉布一世率領的瓦拉幾亞在波薩達之戰英語Battle of Posada中取得關鍵性軍事勝利,擊退了匈牙利王國的入侵,標誌著瓦拉幾亞的正式獨立。瓦拉幾亞獨立後,曾就特蘭西瓦尼亞的領土糾紛與匈牙利王國產生摩擦甚至爆發戰爭。但最後瓦拉幾亞未能在特蘭西瓦尼亞建立統治[12]:93-94;114

成為鄂圖曼帝國附庸

[編輯]

在瓦拉幾亞獲得獨立後,發源於小亞細亞、信仰伊斯蘭教突厥人國家鄂圖曼帝國逐漸成為瓦拉幾亞的威脅。14世紀末期瓦拉幾亞曾多次與鄂圖曼帝國爆發軍事衝突。米爾恰一世(老米爾恰)在位時期,瓦拉幾亞曾一度在1394年與匈牙利一起擊退入侵的鄂圖曼人。經過數次戰爭,鄂圖曼帝國最終於1417年擊潰瓦拉幾亞,迫使瓦拉幾亞承認鄂圖曼的宗主權並向鄂圖曼納貢。不過瓦拉幾亞並未就此徹底臣服於鄂圖曼帝國,其後數百年瓦拉幾亞曾多次反抗宗主鄂圖曼帝國[4][6]:51-53

1417年後,瓦拉幾亞與鄂圖曼帝國之間又爆發過數次戰爭或衝突。1421年,同樣是羅馬尼亞人國家的摩爾達維亞公國乘米爾恰一世新逝奪取了瓦拉幾亞的基里亞要塞[6]:60-61

對鄂圖曼帝國的反抗

[編輯]
「穿刺公」弗拉德據說曾一次將數千名鄂圖曼俘虜處以穿刺的酷刑

15世紀中葉統治瓦拉幾亞的「穿刺公」弗拉德三世因其殘酷對待鄂圖曼侵略者的手段而知名。弗拉德三世曾於1448年趁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忙於對土戰爭時通過政變短暫地奪取瓦拉幾亞大公之位,但很快便被班師回國的弗拉迪斯拉夫二世趕下台。1456年,弗拉德三世再次抓住機會奪取瓦拉幾亞大公之位。弗拉德三世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他既被視為瓦拉幾亞的英雄和國土保衛者,但也因為殘忍的手段而遭受詬病。弗拉德三世曾一次將數千名鄂圖曼帝國的俘虜以穿刺的手法殘忍處死。因這一事跡,弗拉德三世被人稱為「穿刺公」。弗拉德三世不僅以殘忍的手段對待戰俘,對內也採取高壓政策、常使用酷刑鎮壓反對者。正因如此,弗拉德三世成為後世吸血鬼傳說的素材。1461年,弗拉德三世因為拒絕向鄂圖曼帝國繳納年貢而招致鄂圖曼帝國的入侵,他在1462年敗給入侵的鄂圖曼軍並被再次趕下台,逃到匈牙利治下的特蘭西瓦尼亞的弗拉德三世很快被匈牙利方面扣押,但1476年匈牙利支持他成為瓦拉幾亞大公,並幫助他重返瓦拉幾亞。但弗拉德三世很快就再次輸給鄂圖曼帝國、遭受兵敗身亡的命運[16][6]:54-57[7]

弗拉德三世死後,鄂圖曼帝國對瓦拉幾亞的控制逐步加強。瓦拉幾亞大公不再由當地貴族選擇,而是由鄂圖曼蘇丹欽定。鄂圖曼蘇丹常常利用這一點防止統治者在當地建立威信。此外,為了給鄂圖曼帝國繳納足夠的年貢,對農民的課稅也增長很多。部分農民因為無法繳納沉重賦稅而不得不賣掉土地耕牛,淪為農奴[6]:57-58。在16世紀上半葉,鄂圖曼帝國甚至曾一度軍事占領瓦拉幾亞,並計劃將瓦拉幾亞改為直屬地區。但這次危機最後以瓦拉幾亞方面與鄂圖曼帝國和解化解,但瓦拉幾亞在此以後需要向鄂圖曼帝國支付更加高昂的年貢[12]:144-145

描述勇敢的米哈伊1595年大勝鄂圖曼帝國軍的繪畫

16世紀末勇敢的米哈伊即位時,哈布斯堡王朝正計劃組織一次對土戰爭英語Long War (Ottoman wars)。在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的邀請下,勇敢的米哈伊決定加入反對鄂圖曼帝國的聯合。從1594年到1598年,勇敢的米哈伊多次贏得對鄂圖曼帝國戰役的勝利,1595年他在卡魯格萊尼(Călugăreni)對鄂圖曼帝國的大勝更是為他贏得了「勇敢的米哈伊」的稱號。最終,鄂圖曼帝國不得不在1598年作出讓步,承認瓦拉幾亞的獨立。特蘭西瓦尼亞國王在同年宣布退位並將權力移交給勇敢的米哈伊,但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威脅下,勇敢的米哈伊不得不接受哈布斯堡王朝的宗主地位[6]:58-60。1599年,勇敢的米哈伊又獲得了摩爾達維亞的統治權,使三個羅馬尼亞人國家特蘭西瓦尼亞、摩爾達維亞,以及瓦拉幾亞得到短暫統一[17]。不過這次統一併未維持太久。這種聯合本身也是脆弱的。在貴族的壓力下,勇敢的米哈伊仍維持對農民的高壓政策,而他作為一個「外來」的統治者,也不受摩爾達維亞等地的貴族的歡迎。隨勇敢的米哈伊去世,瓦拉幾亞本土很快就在摩爾達維亞大貴族戰爭英語Moldavian Magnate Wars中被波蘭與摩爾達維亞聯軍占領。最後,這一短暫的聯合分崩離析,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重新成為鄂圖曼的附庸國,而特蘭西瓦尼亞則是成為哈布斯堡奧地利的所有物[6]:67-69[11]:65;68

18世紀到19世紀初

[編輯]

在奧土十五年戰爭結束後的一百多年中,鄂圖曼帝國對瓦拉幾亞的控制進一步增強,鄂圖曼蘇丹甚至在18世紀將來自希臘的「法納爾」(「法納爾」最初在瓦拉幾亞擔任總督一類的職務)而不是原本統治家族的成員冊封為瓦拉幾亞大公。這一時期的瓦拉幾亞政治腐敗、橫徵暴斂十分普遍,國土飽受戰爭之苦。瓦拉幾亞國內的較低階級波雅爾貴族也愈發衰落,甚至曾發起叛亂。而瓦拉幾亞的宗主國鄂圖曼帝國已度過最輝煌的時代,在1683年於維也納敗給奧地利一方後開始顯現頹勢,逐步失去在歐洲的領土。到18世紀時,哈布斯堡王朝已確立在原本屬鄂圖曼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確立統治。這一時期,瓦拉幾亞在文化上也開始發生轉變,羅馬尼亞語開始逐漸取代原本古教會斯拉夫語希臘語的地位。瓦拉幾亞也在這一時期遷都到離鄂圖曼帝國邊境更近的貿易中心布加勒斯特[6]:70-86[18]奧爾特尼亞(小瓦拉幾亞)曾因鄂圖曼帝國1716-1718年對奧地利戰爭的失敗英語Austro-Turkish War (1716–1718)而一度割讓給哈布斯堡王朝,不過1739年又歸還給瓦拉幾亞[19][11]:93–96

1793-1812年之間羅馬尼亞諸國的版圖,瓦拉幾亞以綠色標出

從18世紀上半葉開始,東方新崛起的強權俄國開始與衰落中的鄂圖曼帝國爆發矛盾。在俄土之間反覆爆發的衝突中,瓦拉幾亞曾多次被俄國占領。隨俄國在俄土戰爭之中的不斷勝利,鄂圖曼帝國不斷丟失領土,並被迫承認俄國的特權。隨鄂圖曼帝國的進一步衰落,列強紛紛在瓦拉幾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設立領事館。通過第六次俄土戰爭,俄國在1792年《雅西和約》中獲得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兩個大臣職務的提名權,加強了他們在瓦拉幾亞的影響力[6]:85-87[8]

1821年,瓦拉幾亞爆發反法納爾政權起義。雖然起義最後被鎮壓,但因鄂圖曼帝國正苦於與希臘的戰爭,本身已不再支持法納爾的統治。最後,鄂圖曼在1822年決定冊封瓦拉幾亞的本地貴族格里戈雷·吉卡四世英語Grigore IV Ghica為瓦拉幾亞大公,瓦拉幾亞的「法納爾」時代宣告落幕。1826年,鄂圖曼與俄國達成協議,瓦拉幾亞的貴族可以選出大公,但選舉結果需要得到鄂圖曼與俄國的批准[4][6]:85-87;92-95

成為俄國保護國

[編輯]
描繪1848年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革命的圖畫

1827年與1828年,支持希臘獨立的俄國兩次對鄂圖曼帝國宣戰。1828年,俄國軍隊先後占領瓦拉幾亞公國與摩爾達維亞公國。根據1829年《阿德里安堡條約》,鄂圖曼帝國不得不承認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的自治權,並終止在這兩個國家的的經濟壟斷,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轉而成為俄國的保護國。俄國占領者為了維持瓦拉幾亞的秩序,於1829年草擬了稱為「組織條例」(羅馬尼亞語Regulamentul Organic)的憲法性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瓦拉幾亞的君主都由貴族、教士,以及資產階級組成的大會選出並終身任職。摩爾達維亞也實行類似的制度。俄國占領者的這一改革使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的政治制度開始趨同,為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4][6]:95-96[11]:122;127。在俄國的影響下,瓦拉幾亞在這一時期也進行了一些其他的改革,包括重建軍隊、改革稅制,以及改善布加勒斯特等城市的基礎設施[19][11]:122–127

1848年,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爆發革命。革命者要求修訂組織條例並提出一系列訴求。革命者一度成功建立起一個跨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的聯合臨時政府,但這場革命最後在俄國與鄂圖曼帝國的武力鎮壓下以失敗告終[6]:96-97[19]

羅馬尼亞聯合公國

[編輯]

1853年,俄國與鄂圖曼帝國之間戰火再起,是為克里米亞戰爭。英法等西歐列強選擇站在鄂圖曼帝國一邊。1854年,在奧地利的要求下,俄國軍隊從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撤出。俄國軍隊撤退後,奧地利軍隊立即占領了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大部。此後,戰爭重心轉移到了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根據1856年《巴黎條約》,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不再是俄國的保護國,而是接受勝利方列強的「聯合保護」。鄂圖曼帝國雖然仍然名義上擁有瓦拉幾亞的宗主權,但需要給予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高度自治的權利[9][10][20]

《巴黎條約》後,在西歐列強的壓力下,鄂圖曼帝國被迫同意讓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進行有關兩國聯合的公投。兩國都以很高票數同意了聯合的動議。最終,在1859年,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聯合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即現代羅馬尼亞的前身。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聯合成統一的羅馬尼亞後,1878年,羅馬尼亞正式從鄂圖曼帝國獲得獨立[4][6]:98-99

政治

[編輯]

在成為鄂圖曼帝國的附庸國後,瓦拉幾亞得以繼續保持大部分的領土,鄂圖曼帝國也沒有強迫瓦拉幾亞改變國教東正教)或更換瓦拉幾亞的統治王朝。但相對地,瓦拉幾亞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主要農產品供應國之一、外交上也只能對鄂圖曼帝國馬首是瞻。瓦拉幾亞大公原本是由當地貴族推舉的,但隨鄂圖曼帝國對瓦拉幾亞控制的加強,鄂圖曼蘇丹開始擁有在統治王朝家族內選擇中意者出任瓦拉幾亞大公的特權,並以此作為加強控制的手段之一。到18世紀,鄂圖曼蘇丹甚至選擇原本統治王朝家族以外的人成為瓦拉幾亞大公[4][6]:57-58

地理

[編輯]
特蘭西瓦尼亞、摩爾達維亞,以及瓦拉幾亞(黃)的現代政治劃分。摩爾達維亞東部今屬摩爾多瓦

瓦拉幾亞地區地處巴爾幹半島東北,面積約為77,000平方公里,位於多瑙河以北、喀爾巴阡山脈以南。瓦拉幾亞東臨多布羅加黑海、西邊的鄰居是塞爾維亞,東北方向是摩爾達維亞、西北方是特蘭西瓦尼亞。以奧爾特河為界,瓦拉幾亞可分為東部的蒙特尼亞(大瓦拉幾亞)與西部的奧爾特尼亞(小瓦拉幾亞)兩個區域。瓦拉幾亞的傳統政治中心是東部的蒙特尼亞(大瓦拉幾亞)地區,有時瓦拉幾亞一詞也用來特指大瓦拉幾亞地區[4][21][22][23]

社會

[編輯]

瓦拉幾亞大公國的國教是東正教。最初瓦拉幾亞上層較為通行的語言是古教會斯拉夫語希臘語,但從18世紀開始,羅馬尼亞語開始成為瓦拉幾亞正式的官方語言[6]:70-86

瓦拉幾亞成為鄂圖曼帝國附庸後,鄂圖曼帝國並未強制在瓦拉幾亞引入鄂圖曼式的社會制度,瓦拉幾亞原有的封建關係與社會階級得到維持。但瓦拉幾亞每年都需要向鄂圖曼帝國繳納大量的貢金,許多瓦拉幾亞的農產品都被運到鄂圖曼。為了支付繁重的年貢,瓦拉幾亞統治階級不得不加強對農民的盤剝。許多農民無法支付繁重稅收,以致不得不賣掉土地和耕牛成為農奴。瓦拉幾亞的農奴制直到1864年羅馬尼亞聯合公國時期才廢除[4][24]。瓦拉幾亞歷史上也曾有大量的羅姆人(吉普賽人)奴隸。1848年革命後成為瓦拉幾亞大公的巴爾布·什蒂爾貝伊英語Barbu Dimitrie Știrbei是一個現代化改革的擁護者。在他的推動下,經歷一系列前置性的改革後,1856年,瓦拉幾亞正式廢除奴隸制,解放羅姆人奴隸為自由人[25][26]

人口

[編輯]

根據當代歷史學家的推測,15世紀大約有50萬人居住在瓦拉幾亞[27]。1859年時瓦拉幾亞大公國共有2,400,921人口[28]。根據2011年羅馬尼亞方面的統計數據,瓦拉幾亞地區共有8,256,532人口,其中97%是羅馬尼亞人、2.5%是羅姆人(吉普賽人),另外0.5%是其他族群背景者[29]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eid, Robert; Pettersen, Leif. Romania & Moldova. Lonely Planet. [201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4). 
  2. ^ 2.0 2.1 Brătianu, Gheorghe I. Tradiția istorică despre întemeierea statelor românești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Romanian States). Editura Eminescu. 1980: 93. 
  3. ^ 3.0 3.1 Giurescu, Constantin. Istoria Românilor I 5th edition. Bucharest. 1946: 481.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Walachia. Britannica. [2019-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9). 
  5. ^ Lucy Mallows; Paul Brummell. Romania: Transylvania. Bradt Travel Guides. 2017: 38 [2019-08-07]. ISBN 978-1-78477-05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尼古拉·克萊伯. 李騰 譯 , 編. 罗马尼亚史.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 2010. ISBN 978-7-5473-0221-7. 
  7. ^ 7.0 7.1 Richard Pallardy. Vlad the Impaler. Britannica. [2019-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8. ^ 8.0 8.1  Chisholm, Hugh (編). Ruman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25–849. 1911. 
  9. ^ 9.0 9.1 Stephen D. Krasner. Problematic Sovereignty: Contested Rules and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0–331 [2019-08-17]. ISBN 978-0-231-121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10. ^ 10.0 10.1 Marek Payerhin. Nordic,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2017-2018.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7: 553 [2019-08-17]. ISBN 978-1-4758-351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Giurescu, Constantin. Istoria Bucureștilor. Din cele mai vechi timpuri pînă în zilele noastre,. Bucharest: Ed. Pentru Literatură. 1966. 
  12. ^ 12.0 12.1 12.2 12.3 Ștefănescu, Ștefan. Istoria medie a României I. Bucharest. 1991. 
  13. ^ Rădvan, Laurenţiu.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Wallachia (13th–15th Centuries).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Studies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 ("Alexandru Ioan Cuza" University Press). 2009,. No. 1-4: 48. 
  14. ^ Sedlar, Jean W. 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1000–150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24. ISBN 0-295-97290-4. 
  15. ^ Treptow, Kurt W.; Popa, Marcel.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Romania.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135. ISBN 0-8108-3179-1. 
  16. ^ Cazacu, Matei. Reinert, Stephen W. , 編. Dracula. East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450–1450 46. 由Brinton, Alice; Healey, Catherine; Mordarski, Nicole; Reinert, Stephen W.翻譯.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7: 199–202 [2019-08-17]. ISBN 978-90-04-34921-6. doi:10.1163/9789004349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17. ^ Rezachevici; Constantin; Mihai Viteazul; et al. "Dacie" de Sigismund Báthory en 1595. Ed. Argessis. 2003, 12: 155–164. 
  18. ^ Ștefănescu, pp. 169–180
  19. ^ 19.0 19.1 19.2 Neagu Djuvara. Între Orient și Occident. Țările române la începutul epocii moderne. Bucharest: Humanitas. 1995: 48;68;91–92;227–228;254–256;323–329. 
  20. ^ 袁傳偉. 外国历史大事年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440 [2019-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1. ^ Walachia. Oxford Reference. [2019-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2. ^ Laurențiu Rădvan. At Europe's Borders: Medieval Towns in the Romanian Principalities. BRILL. 2010: 552 [2019-08-17]. ISBN 90-04-18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3. ^ Daniel Chirot. Social Change in a Peripheral Society: The Creation of a Balkan Colony. Elsevier. 2013: 11 [2019-08-17]. ISBN 978-1-4832-71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4. ^ Peter F. Sugar. Southeastern Europe under Ottoman Rule, 1354-180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2: 281 [2019-08-17]. ISBN 978-0-295-803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5. ^ Ioana Szeman. Staging Citizenship: Roma, Performance and Belonging in EU Romania. Berghahn Books. 2017: 14–38 [2019-08-17]. ISBN 978-1-78533-7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6. ^ Viorel Achim. The Roma in Romanian History.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0 [2019-08-17]. ISBN 978-963-9241-8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7. ^ Jean W. Sedlar. 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1000–1500. 1994: 255. ISBN 978-0295972916. 
  28. ^ Carol Iancu. Jews in Romania, 1866-1919: from exclusion to emancipation.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96: 86 [2019-08-12]. ISBN 978-0-88033-34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29. ^ Institutul Național de Statistică. Recensamant.ro. [201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5). 

外部連結

[編輯]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